36kr 2024年08月25日
华熙生物调整进行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华熙生物主动变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调整,医美增长,同时推动多项管理变革

🎯华熙生物意识到增长模式弊端,主动调整组织架构,推动各品牌从分销模式到品牌化转型,旗下多个品牌主理人在调整中离开。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持续承压,2024年上半年继续下滑,公司对其进行阶段性调整,经营措施收紧,市场拓展受限。

💉医美业务经过变革步入良性发展,今年上半年营收大增,华熙生物积极推进医美品牌国际化进程,并取得多个医疗器械注册证。

🔄华熙生物推动多项变革项目,实现从组织驱动向流程驱动转变,提升经营质量,如毛利率提升,销售费用下降,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增长。

💡华熙生物重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高,研发人员增加,利用研发平台推出多种新产品。

去年,意识到原来增长模式存在一定弊端的华熙生物,主动放缓了曾经给公司带来高增长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再扩张,并开始全面调整集团内部组织架构,期望通过组织的调整,彻底改变华熙各品牌从分销模式到品牌化的转型。 

一时之间,润百颜、夸迪等各品牌主理人都在这次组织调整中离开,夸迪枝繁繁的离职事件更是引来外界对华熙未来发展的各种猜想。 

华熙生物内部称2024年为“变革元年”,那在以变革为主基调的2024年上半年,华熙生物过得好吗?旗下各品牌调整成效如何?玻尿酸之后,华熙生物又能否找到下一个新增长点?

昨日晚间(8月23日),华熙生物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润持续下降,其中营收28.11亿元,同比下降8.61%;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下降19.51%。

此外,在这份报告中,聚美丽还关注到: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持续承压,同比下降29.74%,仍在阶段性调整中;

医美营收5.55亿元,同比大增70.14%;

上半年集团推动了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指标与绩效体系变革、推动企业数智化等多个变革项目,综合毛利率提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增长41.95%。

化妆品持续“调整”,医美依然保持增长

从2021年开始,华熙生物就正式升级为生物活性物原料、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四轮驱动”模式。其中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一路狂飙,也是集团能在2022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五连增并突破60亿大关的重要原因。

但是,此前为了快速打通品牌业务,华熙生物采取了以销售为导向的组织架构与绩效政策机制,这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高增长,但也为集团埋下了品牌定位模糊、重度依赖超头等隐患。

华熙生物明显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2023年就主动摆脱过去成功经验的路径依赖,开始推动全面的管理变革。2024年也被华熙生物称为是“变革元年”。

1.下滑29.74%,功能性护肤品持续“调整”

但是变革总是艰难的,尤其在高速增长期里,不仅没有迷失自己,还能冷静发现问题,并主动按下刹车键,更是不容易。

对此,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的态度是:“如果我们不去主动调整、变革,可能得到的收入数据还会沿着行业的增长惯性向前发展一段时间,问题不会在2023年显露得那么的突出。但问题就是问题,摆在那里的,如果我们不主动踩上一脚刹车,去解决问题,公司很难长远发展,我们的变革就是要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因此,在变革元年的华熙生物,其功能性护肤品在2023年全年营收下滑18.45%之后,2024年上半年继续下滑29.74%至13.81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19.66亿元,2022年为21.27亿元。

同时,功能性护肤品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也下滑到了49.29%,此前这个比例巅峰期可以达到70%以上。

对此,华熙生物在财报中解释称,自2023年以来,公司主动对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提出变革,对各大品牌进行阶段性调整,目前该业务正处于管理变革深水区,主要精力放在调整团队、梳理内部、检讨策略、纠正动作等方面,经营措施有所收紧,市场拓展未能完全展开,经营成果短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变革效果仍需要时间体现。

据悉,其实除了夸迪的主理人枝繁繁离职外,华熙生物旗下另两大品牌润百颜和米蓓尔的主理人也都换了。

另外,此次半年报,华熙生物仍旧没有披露旗下各大品牌的业绩表现。

而据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润百颜完成了两大重要产品线(修护和抗老)的迭代布局,这也进一步带动了“白纱布”系列线上销售收入增长超过30%,目前该系列已为润百颜贡献了超50%的销售额;在抗老方向,润百颜今年也推出了主打玻尿酸「韧颜玻」x专研Ⅲ型重组胶原蛋白的胶原元气弹新品,布局胶原蛋白领域。

除了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外,华熙生物的功能性食品业务也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1.23%至2922万元。

目前在该领域,华熙生物拥有透明质酸饮用水品牌“水肌泉”、口服液品牌“美丽肌因”等品牌,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高端年轻态功能性食品品牌“华熙当康(Bloomage Health)”。同时为了提升业务运营的灵活性与活力,华熙生物也成立子公司以实现更加独立的市场化运营。

2.大涨70%,医美行业前景广阔?

在积极对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进行变革的同时,华熙生物全线重压医美。据悉,公司医美业务经过2-3年的变革,已逐渐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皮肤类医疗产品实现营收5.55亿元,同比增长70.14%,其中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0%。 

而这也进一步促生了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51.92%的增长,营收7.43亿元,目前该业务占华熙生物主营业务收入的26.51%。

据悉,当下华熙生物在医美类产品主要有“润百颜”和“润致”两个品牌,其中润致作为核心品牌,主打分层抗衰理念,目前已推出多款针对不同皮肤层次需求的矩阵式产品——润致 Natrual、2号3号和5号,以及微交联赛道针对皮肤年轻化、长效解决方案的产品——润致娃娃针。2024年上半年,华熙生物欲进一步扩大市场,积极推进这两个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另外华熙生物在2022年还推出了润致臻活品牌,专注医美术后修复,涵盖修护精华液次抛、喷剂敷料、皮肤修护贴和修护乳等产品。

同时,在报告期内,华熙生物还在国内取得5个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涵盖重组胶原蛋白创面敷料、重组胶原蛋白创面敷贴以及疤痕修复硅凝胶等多种医疗器械产品;在国际取得7个医疗器械注册证。

今年7月底,华熙生物申报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获批,其产品主要用于皮内真皮层注射填充,以纠正颈部中重度横纹。 

据悉,这是华熙生物第9张医美械三批证,同时也是继爱美客的“嗨体”后,全国第2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械三批证。

而此前,爱美客在复合溶液领域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据该公司最新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溶液类注射产品为其带来了近10亿的营收。而华熙生物此次获得的第二张复合溶液械三批证,不仅打破了爱美客的垄断局面,或许也将为华熙生物在医美领域的增长带来更多的新可能。

此外,华熙生物的生物原料业务,在2024 年上半年也实现6.30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1.0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2.47%。 其中公司出口原料销售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19.30%。

而从目前华熙生物在生物活性物原料(22.47%)、医疗终端(26.51%)、功能性护肤品(49.29%)及功能性食品(1.73%)四大领域的营收占比来看,再对比之前功能性护肤品高达70%的占比,目前集团的产品结构更加平衡、良性。

华熙生物的“乱与治”

在《枝繁繁事件,最意外的反转?》一文中,聚美丽曾提到过,过去一年华熙生物在投资者与行业人士的眼里,就是一个字:“乱”。

集团在此次财报中也直言:“过去业务增长过快,导致内部组织管理滞后于业务的发展速度,流程管理有待固化,组织管理有待提高,运营效率有待提升,数智化水平有待加强。”

基于此,华熙生物推动了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指标与绩效体系变革、推动企业数智化等多个变革项目。希望通过管理变革的推进,实现从组织驱动向流程驱动的转变。

今年4月,集团还专门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聚焦主业、运营管理、科技创新、公司治理、投资者回报等8大方面。在此次半年报披露的同时,华熙生物也同步发布了《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的评估报告。

据悉,目前基于“一线-平台-治理”的原则,华熙生物重新搭建了组织架构,建立以绩效为牵引的组织和人才发展体系;完善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结构;完成了完整指标体系的梳理工作,并建立了定期运营分析会机制;逐渐落实业财一体化,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流的闭环管理,并将生产和销售环节有机结合,进而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产销协同。

“整体经营表现承压,但是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这次管理变革是公司长期持续增长后战略性的主动调整,是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华熙生物在财报中这样写到。

而高质量增长的表现之一,就是“经营质量”得到提升。

从财报来看,2024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了毛利率提升,目前公司综合毛利率高达74.52%。同时其精细化管理成效也较为明显,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就实现了其自2019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同比下滑6.79%,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持续下降,同比下降17.02%至11.79亿元,而对销售费用的控制,也使得华熙生物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1.95%。

拉长板,补短板,华熙的长久之道

作为行业内的技术派代表,华熙生物一直以来对于研发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

以近5年的研发投入来看,2019-2023年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分别为0.94亿元、1.41亿元、2.84亿元、3.88亿元、4.4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9%、5.36%、5.74%、6.10%、7.35%,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3亿。

2024上半年,华熙生物研发投入近2亿元,同比增长7.4%,占总营收比重提高至了7.13%;同时财报也披露目前华熙生物的研发人数从去年同期的813人增加至867人,研发人员占比达19.63%。

报告期内,利用六大研发平台,华熙生物还上市6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产品,分别是 BloomsurfactTM 枯草菌脂肽钠、BioyouthTM -NANA N-乙酰神经氨酸、BloomcollaTMCol III-Y05 重组 III 型胶原蛋白、新型乙酰化透明质酸钠 HymagicTM -AcHA Young、进阶型关节修复透明质酸钠 UltraHA○R J和细胞级焕活科技 MitoPQQTM吡咯喹啉醌二钠盐。

虽然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出现了阶段性的失速,但是其本身科技的标签仍然是留在消费者心中的,其在技术研发端的创新实力,也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因此,相信在集团积极的推动变革后,其功能性护肤品的基本盘也能很快逐步稳定、并稳步好转,集团也能重回增长。

做品牌/企业本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终能够成功“过桥”的本就寥寥无几。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品牌/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传统品牌面临着品牌老化、转型的问题;新锐品牌虽然能玩转流量,但是技术研发常常被人诟病;而由药企跨界进来的品牌,虽然有技术傍身,但是营销确是“苦手”;一些头部企业也面临着第二品牌难孵化的困扰……

而华熙生物如今遭遇增长瓶颈,除了集团自身内部的因素外,还有整个行业共同面对的瓶颈,线上平台的竞争加剧,新兴内容电商对于传统货架电商平台持续分流,消费品牌投流成本逐渐走高,超级头部主播的势能减弱等,又何尝不是当下很多品牌正在面对的挑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谢耳朵,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华熙生物 功能性护肤品 医美 管理变革 研发投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