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igotoschoolbybus,(https://xueqiu.com/1595564895/302234092)
$维他奶国际(00345)$ 這幾天跟各位師兄再深入討論了這家公司,有了不同的見解 在重新學習後,更改了自由現金流的計算方法,主要是再減去了「向非控股權益派發股息」。這個數字會比較恰當,比較接近 股權自由現金流(FCFE),而非 公司自由現金流 (FCFF),為維他奶股東可支配的現金流

現在的「非控股權益」主要為 深圳維他奶、東莞維他奶、佛山維他奶,由 光明集團 分別持有這三家附屬公司的各15%權益。從 2024年報 第192頁 看來,只有 佛山維他奶 向非控股權益派發股息,分了 2835千元,其餘兩間附屬公司在 2024財年是沒有給 光明集團 分紅的(2023:21663千元)。
從 2024年報同一頁看來,深圳維他奶 從 2023財年開始,收入基本上沒有了 這是不是也代表 深圳維他奶 的生產設施已經成功搬遷至 東莞維他奶,其銷售也一併交給了 東莞維他奶 ?這邊我找到了一個新聞:「維他奶認為,出售事項可助集團及光明在深圳維他奶及東莞維他奶有著相同持股比例,待深圳維他奶之生產設施搬遷至東莞維他奶後,其現有營運將逐步縮減,另外也可方便集團統一銷售及市場推廣策略」。換個說法,目前 深圳維他奶 的收入已不來自銷售,而暫時來自資產處置(參考 2023財年的投資活動現金流為 58806千元)?這一點要請教各位師兄了
另外,之前也有師兄提及到,深圳維他奶 的生產設施即將進行舊改,將來會帶來物業銷售和商業收租的收入。現在看起來,這部分會在子公司層面進行,看這部分需要的資金,會怎麼樣打到子公司賬上(合營公司投資 / 資本開支 / 還是其他方法?)
除了這三家附屬公司,以往還有一家跟澳洲公司(National Foods)合資的 Vitasoy Australia Products(VAP),那間澳洲公司佔比 49%。到了 2023財年,維他奶 以現金 5100萬澳元(約2.8億港元)收購 VAP 餘下的49%股權。自此,VAP 的權益全歸 維他奶所有
回到自由現金流的計算,過往兩年 股息 / 自由現金流 約在15%。從數字上看來,如果銷售能穩住(反映在經營現金流),自由現金流還有上升的空間,資本開支(東莞廠房能滿足未來幾年的需求) / 利息的下降(~2.6億的債務今年落成)、以及更多來自存款的利息(賬面溢出的現金)。
在今年把債務還清後,是不是也代表將來有能力把這部分(2.6億貸款 + 0.2億利息)用於提高股東回報(股息、回購...)?Div / FCF 目前只有 ~15%,看起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最後,維他奶執行主席羅友禮被問到上市三十周年會否宣派特別息及進行股份回購,他稱,集團派息一向跟隨規律,往年派息比率維持 60%,今年提升至約 70%。而回購則要視乎股價發展,強調不會「閂咗度門,亦非一定要做」。如今股價表現一言難盡,不知道現金充裕的公司,會否在還清債務後,回購自家的股票呢?實在叫人期待
資料來源(一):网页链接{維他奶售15%東莞維他奶予深圳光明集團 作價5025萬元人民幣 (hk01.com)}
資料來源(二):网页链接{光明大街地铁旁,维他奶片区更新规划公示!建面超11万平-咚咚地产头条-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szhome.com)}
資料來源(三):网页链接{維他奶:下半年香港市場無加價計劃,目標香港收入維持單位數增長 - etnet 經濟通|香港新聞財經資訊和生活平台}
以上只是小弟對這間公司的初步見解,如發現任何錯處,請不吝指正 另外,這也不是任何投資意見,投資有風險,買賣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