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幻想之剑斗苍寒,(https://xueqiu.com/6029244239/302224056)
$中远海控(SH601919)$ $中国铝业(SH601600)$$洛阳钼业(SH603993)$一直以来,我的观点就是未来运费波动会变大,不再像以前那样长时期稳定,因为波动会给船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7月初运费开始见顶回落,我在7.17的帖子中明确提出运费不会A字下跌。在2个月后会迎来二次反弹。先下跌的航线会先反弹,后跌的后反弹。 美线,南美最先下跌,而且跌速很快,欧线比预期中坚挺,一直坚持到了7月底,8月初才开始下跌。 现在,南美,澳新航线已经触底并不断尝试涨价。 美线10.1 备案涨价4000美金(实际能涨多少现在不好判断)。 欧线由于下跌的较晚,预计也会晚一点止跌回升。
2-3 个月前我对4季度运费二次上涨还只是猜测,预计准确率能有70%就不错了。 现在我对四季度运费二次上涨信心更足了。 这里面有几个最基本的逻辑支撑:一)船公司10-11 月有强烈的意愿硬挺欧线运费,以便明年签个好一点的长约价;二)如果川普上台,会提高进口关税,很多进口商有意愿在关税上涨前加大进口,增加库存。三)美联储降息,美元贬值也会刺激货币向实物资产的转化。四)还有一点很重要,跟23年不同,现在全求商品库存水平偏低,实实在在的需求会让涨价成功率提高很多。
这几天一直在跟跟货代和船公司的朋友争辩四季度运费是否会“二次上涨”,我的观点也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很多人认为运力过剩会导致运费持续下跌。 这个观点我赞同,但分歧在于,我认为运费不会从高点走A字下跌,而是5500-3000-4500-2000 -3000-1500这种螺旋路线,并且整体高运费的持续时间会较长。 如果运费二次上涨的时候货量充足并且配合一些意料之外的黑天鹅事件,那么再创新高也并不奇怪。 通过查看船公司运力增减,排班的情况,通过运力多少来判断运费涨跌。 这肯定是一个很重要,准确性也很高的办法。而且在20年之前这样判断准确率肯定很高。 但这样的办法现在是否仍然适用或者说是否还能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这一点我持怀疑的态度。 因为这个办法默认了外观因素还跟以前一样。 可现在的情况是客观因素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即使不考虑市场需求, 联盟间的默契,协同效应,人性的贪婪等因素都会对运费产生不小的影响。 这一点其实不用争辩太多,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如果偶然去赌场赢了一笔巨款(是那种可以改变人生轨迹的巨款),未来是否会经常去赌场想再赢一次? 有几个人能做到赢了巨款后立马收手,回到过去一摸一样的日子?
经过2个多月的回调,运费投机党该走的应该也走的差不多了。 8-9 月运费还是处在回调阶段,股价估计还需要盘整一段时间。 但是如果运费二次上涨实现,配合炸裂的三季报,中远第二波上涨行情一定会轰轰烈烈。
再次重申,我不发帖,不代表我的观点有任何改变! 因为中远于我不过是个“理财产品”而已,没必要过度关注! 不要猜测我是否跑路,中远海控我会至少持有到27年底。
最后YY一下,有色也回调那么久了,时间差不多了,该表现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