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8月24日
吃点细糠,关于半导体越来越好的根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半导体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产业变迁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强调了中国半导体市场的潜力和机遇,同时提及了中微公司的良好发展态势。

🧐半导体发展历程漫长,从起源到现在经历了多个时代节点,如晶体管时代、IC量产时代、计算机出现等,每一波浪潮都推动其发展。

💪中国地区在半导体产业变迁中占比快速提升,如2023年中国区在WFE中的占比已达35%,远超韩国和台湾地区。

🎉中微公司发展态势良好,刻蚀收入增长57%,订单增长51%,研发新产品布局广泛,在下一代存储产线核心设备方面表现出色。

📈中国半导体市场潜力巨大,设备消耗与销售存在差额,为中微等设备公司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来源:雪球App,作者: 投资的初心,(https://xueqiu.com/1633174482/302215318)

从隋朝科举制度开始,到现在985/211,绝大多数人都要走这一条路,通过层层选拔,获得一纸文凭,作为敲门砖,证明自身的智力和努力,得到想要的工作。工作以后又追求不断进步,加薪升职,为了实现财务自由,更多时候这只是一个梦。现实中各种不尽人意,行业潮起潮落,周期周而复始,人类进步的根源是什么?科技发展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科技会不断发展?

现代世界里,没有人可以说自己跟“半导体”没有关系。从1958年TI首次发明出第一块集成电路以来,集成电路的发展可以说突飞猛进,历史上发生过三次产业变迁:1950s~1970s在美国起源,1970s~1980s在日本爆发,1980s~2010s在韩国和台湾地区分化。现在正在经历的,就是第四次产业变迁:从2010s以来,中国地区的占比快速提升。WFE2023年中国区的占比已经达到35%,远超韩国的19%和台湾区的19%。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半导体起源,到现在70年的大发展,梳理一下可以发现,基本每十年会出现一个大的时代节点:20世纪40-50年代的晶体管时代;60年代的IC量产时代;70年代计算机出现;80年代PC普及;90年代PC成熟;21世纪的互联网大发展,2010年以来的移动智能大发展,以及近些年开始的AI、自动驾驶大发展,每一波浪潮都推动了半导体的一波高潮。很多人担心发展的瓶颈,正如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无法想象今天AI所达到的高度,很喜欢一句话:当科技浪潮来临的时候,人类根本无力改变,只有身临其中,才能感受趋势的魅力。

看一下SEMI给的半导体设备分区域预测,中国区在2024/2025年依然保持高强度的投入,并且可以预测先进制程的占比会大幅提升,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以CC和CX为主力的存储芯片。

中微$中微公司(SH688012)$ 给了一个很完美的中报,刻蚀收入增长57%,订单增长51%,研发新产品布局了20多个,我仔细看了一下研发的方向和设备,下一代存储产线里面最核心的设备全部包含了,算下来可以占到50%以上的设备支出,非常恐怖。如果CC一条线有一半的设备支出给了中微,这是什么样的预期?下一代CC产线资本开支一万片在12~15亿美金,设备支出在8.5~10亿美金,也就是一万片就要给中微带来4、5个亿美金的设备订单,一年扩四五万片,那就是20~25亿美金、150~180亿人民币的设备,这才是一家客户。

中微给出的全年110~130亿的订单,以他的风格,稳在120亿以上的订单是非常确定的事情,相比2023年增速50%问题不大。按照年底90:1设备送样的节奏,2025年订单光吃CC就够了。

Gartner的一个小兄弟给我发了一份报告,我稍微摘点内容:

可以看到中国区的半导体设备消耗是298亿美元,设备销售是50亿美元,差额大约250亿美元。美国区的设备消耗是144亿美元,设备销售了407亿美元,差额262亿美元。这代表了什么?美国生产制造了大量的半导体设备,卖给全世界,中国买了大量的半导体设备,但是自己生产能力还远远不够。 这250亿美元的空间,1800亿的市场,留给中微这些设备公司,不敢说是星辰大海,至少先把青海湖填满。后面继续卖向全世界,韩国市场、台湾市场,空间不要太大。

我每次看到800亿以下的中微都很矛盾,一方面很兴奋,赚钱的机会又来了。另一方面也很感慨,感慨这个市场怎么还这么不识货,怎么还有这么多人看空中国科技,看空中国半导体,看空中国这些优质的公司。

很欣慰,公司一直在努力,没有miss过一次,也没有让我失望过一次。回到最开始,我为什么相信半导体会越来越好,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未停止,人之所以在奋斗,就是因为内心的追求从无止境,任何行业任何工种,都在为了自己的追求不断努力。就算外部环境恶化,人人嘴里喊着躺平,但是发展的脚步,却从未停下。环境从来无法阻止进步,机会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半导体 中国半导体 中微公司 产业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