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Input-石古,(https://xueqiu.com/4570840596/302213946)
又到一年中报季,爆雷的企业非常多。如果是往年,业绩没这么差的时候,被人抢跑也就无所谓了。但今年雷特别多,抢跑不仅很多而且十分明显。
随便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森松国际。
8月19日开始放量下跌,成交645万股,而前面几天的成交量基本上不到100万股,成交量放大了6-7倍;8月20日同样放量,成交468万股。而中期业绩是在8月20日收盘后公布的,业绩不及预期如期而至,市场遥遥领先2天。
第二个是华夏控股,跟森松几乎一样的走势。
8月21日开始放量下跌,成交395万股,而前一天的成交量是31.9万股,成交量放大了12倍多;8月20日同样放量,成交150万股。而中期业绩预告是在8月22日收盘后公布的,市场又是遥遥领先2天,惊人的一致。
以上仅仅是我关注比较紧密的2只个股,类似的情况在港股数不胜数。业绩的爆雷我可以承受,但总有人比我们早2天知道所有信息,而在港股根本没人管这事,这不公平。市场逼着我们夹头根据图形走势做投资决策?
以上是吐槽,接下来是我的应对策略。
1、坚信常识
这是刚跟偶像学的。在正常市,大家都可以赚钱,拉开差距就是在底部的坚守。在底部,市场情绪很差,你难受别人也难受,所以这时候大部分人的操作会变形,会怀疑一切,怀疑类似于地震这种不可抗力因素的发生。其实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坚信常识,以下是我认为应该坚信的常识——
1)可持续的10%股息率一定是底部;
2)物业公司有存在的价值,不会消失;
3)黄金价格短期有波动但长期必定是上涨;
4)蒙古的焦煤相比国内具有长期的成本优势。
等等还有很多。
2、小票策略调整
自从写了《港股淘金与事件驱动》这篇文章后,感觉小票市场机会就变少了。而最近流动性又进一步萎缩,越来越难操作。我反复思考后,简化为两个策略。
1)高股息策略
这个简单,即可持续的10%股息率策略,我坚信有效。
2)十倍股策略
古语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是跟另一个偶像学的,小票数量太多,流动性长期不足,如果仅仅选择一倍股,那么有很大概率亏损或者即便是有赚也仅仅小赚;而如果一开始就按十倍股的标准选股,因为本身释放了足够的风险,最后即便没有赚十倍结果也不会差。
3、六边形策略
偶像们都是六边形战士,不仅在基本面上如数家珍,其他几个面也面面俱到,我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向偶像们看齐。
1)基本面是前提,是最底层的逻辑;
2)技术面的前提是基本面看好,只能作为辅助;
3)政策面在国内不可不防,吃过太多亏了;
4)资金面主要指机构,具有跟小散不一样的思维模式,比如并不那么看重股息,基本面不达预期即不计成本砸盘;
5)消息面会影响短期走势,要判断是不是长期影响;
6)情绪面有很多观察指标,比如讨论区的发言、群里的发言数量等,现如今高教群已经没人发言了,退群的群友很多,虽不敢说反转但一定是底部。
这周决定做鸵鸟,不计算净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