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昨天下午和高中同学约暑假最后一场球,大家平时天各一方,有机会一起打球不容易。有同学在高中同学约球群喊人,我拉上了我的朋友圈子里我、小A等共4人,小A是我最好的哥们儿,另外我的高中同桌小B也拉上了其他两个高中同学,我们一共7个人,大家都是高中三年同学,小A和小B更是初高中6年同学,但他们俩人关系不如我和小A,这是人物关系。
打球结束以后,因为他们另外3人还想再多打会儿,就提出我们圈子4人先去吃饭(都是同学,不在乎这个),便到了一家烧烤摊。烧烤摊生意很好,店内都坐满了,只剩下店铺外面露天的桌子,所有的桌子都很小,虽是4人桌,但坐4人都有点挤,你们应该吃烧烤都见过,而且这些4人桌都很轻便,放得间距也很近,这里是伏笔。
我团了一张6人餐的团购券,够我们4个小伙子吃了。我们差不多开吃的时候,小B发消息跟我说他们也打累了,我们是不是在外面吃饭,我说是的,在xx烧烤店呢,你们也来呗。小B一行3人来后,很自然的坐在我们左手边的4人桌。
这个时候开始转折了,我说:“团购券优惠挺大的,你们也买张”,小B觉得可以,叫老板娘过来验券,老板娘正在验券的时候,我们7人很有默契地把我们桌子拖了一下,两张桌子拼在一起了。老板娘不乐意了:“一张桌子只能用一张优惠券。” 我们觉得不对,我们觉得我们占了两个4人桌(外面只有4人桌,大桌都在店内都满了),而且我们4人先到,小B 3人晚到,我们严格来说就是两桌,加上你都在验券了,我们把桌子拖一下拼一起你就不给验了,没道理。
这里都是在和老板娘正常辩论,老板这个时候蹦出来,以为我们人多,在欺负老板娘,上来语气就很冲,也带脏字,再加上手上纹的一条大黑龙,还有点威慑力,我们都有点脾气上来了,加上老板娘开始胡言乱语、煽风点火:“我都看见你们7人一起来的,还说不是。” 老板和我、小B3人都急了,小A一直在劝阻我们,说要不算了算了,小事化无,但我们3人都上头了,就不是团购券的问题了,老板眼看就想动手,老板娘怕了,开始帮小A劝阻我们3人,说各退一步。这时候小B把桌子一拍,瞪了一下小A、骂了两句老板,直接走了,我看了一下另外5个同学,眼神暗示我跟上去看看。
我跟上小B,看出来他对小A有点不爽,就主动提起小A:“小A就是老实,他一直这样。” 没想到不提还好,一提小B就炸了,一直说小A胳膊肘向外、怂炮,我劝说很久,未果,小B回家了。
我发信息给小A他们6人咋样了,小A说让老板娘打包了剩下的,一人吃了一点,走了,看我和小B一直不回来,散了。又问我小B是不是对他有意见(先前瞪了他一眼),我跟小A算是无话不谈(关系最好),直接也承认了,没想到小A也红温了,开始细数小B和他6年同学生涯中的不是,还说了一些消极的话,说以后不会跟小B有往来了。
我夹在中间很难过,大家以后大概率是天各一方了,往昔的同学情谊出现裂痕,很难再修复了。细数这个事情,好像每个人都脱不了关系。
老板娘有眼拙之罪:我们一行7人明明隔了很久到达,她非说我们一起来的,给老板提供底气骂我们。
老板有蛮横之罪:一出来还没了解事情原委就开始骂人了,还有隐约动手之势。
我有贪婪之罪:我贪热闹,把小B拉进了这一场他或许本不该来的饭局;我贪小利,发现了某团还有团购券这个东西;我贪友情,小B面前注定提小A,小A问我我又直接承认,相当于把两边背刺了,我有大罪。
小B有狭隘之罪:小A确实想息事宁人,服个软,但事后就不该责怪小A了,没有小A估计我们都得背社会人老板打一顿,你反倒不怪老板了。
小A有慷慨之罪:小A确实冷静,但或许这时候跟我一起和老板抗争才算热血兄弟?但其实我觉得小A无罪,反而有功。
其余同学有沉默之罪:不该沉默时沉默,该勇敢时软弱。沉默不再是今晚的康桥,而是断裂的友谊桥。事情发生时,不帮我和小B骂老板,也不帮小A劝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样,事后也没有发声。
烧烤店桌子生来就有罪:要是出厂可以坐7个人就没这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