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rosamondeqin,(https://xueqiu.com/9908766034/302156609)
真是黑色星期四啊,其实我感觉生物的半年报比康德的还要好,主要是新项目同比增幅和收入,虽然部分沾了合联的光,毕竟占比更多。
但依然挡不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国内的)医药板块而言,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超过19年,调整的幅度与深度,与08年的全球次贷危机有得一拼。
时来天地同借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感觉至少对于医药医疗板块而言,所有的投资者已经处于信心崩溃的阶段。就是一份绝佳的半年报,只相当于拿了暂时的免死金牌,而稍有不如人意,就是断头铡伺候。
石药集团就是个例子。
真是觉得挺悲哀的,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作为一个唯一被美国视为战略层面的对手,一方面制造业无敌,供应链无敌,高端人才的储备量无敌,另一方面老年危机的压力全世界第一,怎么看大力发展医疗应该是重中之重,却依然龟缩在靠着老美医疗体系下薅一把羊毛占一点小便宜的小农思想里。每天两眼一睁就是算计创新药械占了我多少医保的额度,计算器都点冒烟了,可千万别让国内这帮创新药械赚了,就连自费的都不放过,哪怕他压根就没有替代品。
扯远了,说生物吧。
生物超出了我的常识体验,我从没有遇到过任何一个个股走势,会在跌了90%以后,依然是波澜不惊的横盘。
哪怕是我当年抄底新东方在线,虽然最后的跌幅比如今的药明生物还要深,但是过程很激烈,一波三倍也是有的,没有这样死人心电图一样的几个月横盘。
虽然用筹码分布理论也是可以解释的,合联不用说了,盘子相对小,业绩明牌,生物康德阿爸阿妈直接分掉了80%的份额,筹码真不够抢的。
康德有A有H,大A流动性无敌,H盘子小,还有回购做股权激励打底,筹码也基本属于一买就能看见K线动静的主儿。分红和市盈率都有吸引力。
生物就惨了,哪个都不靠。420亿市值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股东占比不到15%,内资买卖只能用港股通,筹码结构惨不忍睹,上有生物法案大山压顶,下有基金赎回潮釜底抽薪,中间还偏偏企业处于攻城略地扩张期,建厂房扩产能哪哪都要钱,没有分红甚至回购都捉襟见肘。
属于谁都能过来踢一脚的食物链最底端,就连做T的都鄙夷无比:你特么就是条狗,我踢一脚一点心里压力都没有,反正你总会回到我身边的。
我见过的逆袭股,陨落股太多了,但药明生物这种,让我仔细研读后心甘情愿放弃其他潜在王者股,就为了守着它的,仅此一个。
也许是最后一个了,因为它的表现,真的太令人吐血,甚至有时候让人觉得,只有财务造假才能解释这样的K线。
所以说那些底部越跌越快乐越跌越买的主们,我觉得要么是缺心眼要么是说谎,或者配置的九牛一毛,因为真正到了这样的底部,你不可能不慌。
最后,说说私有化吧。不可能。
想啥呢,李革才15%不到的股份,这要凑齐私有化的钱,那得多少?
而且,对于一个融资虽然不是必须,但绝对不能不在考虑选项里的生物医疗行业来说,私有化属于自绝于资本市场了。别的不说,哪怕你绿卡在手,生物法案说卡你就卡你来看,这颗中国心恐怕是终身的烙印了。真的私有化,就成资本孤儿了。
最后,斗胆来个建议,真想生物走得好,现在唯一可以一力降十会的,只能是李革的大力增持。作为药明系的奠基人,14%点几的股份太少了,没有小弟、基金会为了这么点控股权相信你会为了公司死心塌地,当年平均三四五倍于现价减持的个股,最好慢慢买回来吧。高抛低吸用在合适的地方,就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