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HindSight后视镜,(https://xueqiu.com/1516479974/302128793)
我前几天发表了文章:《罕见的市场错误》,引起了部分朋友的热议。刚好今天我又看到了一篇自媒体的文章,也指出,当下高猪价、高利润,属于强现实是无疑的;同时,农业部公布的7月份能繁母猪环比仅增加了3万头,也就意味着明年的猪价预期也不弱,预期也是强的。但股价却在这种强现实、强预期的情况下,走出了超级熊市的下跌走势。这篇文章总结到:只有一种逻辑能解释这种走势,即,无论现实和预期有多强,猪周期总是要下来的,好比一个孩子虽然刚出生,有人便说,别看孩子小,但总是要死的。因为人总是要死,所以也不能说这话是错的。于是从出生开始,便对这孩子破罐子破摔,因为总要死,所以也无所谓了。
这种心态当然是一种黑色荒谬。也只有在熊市最底部才会有这样的心态发生。不排除有一部分资金的确这么想。但我还是认为这样的资金是少数。按照这种心态推导,所有的股票都是零价值了。因为是公司就有周期,就有自然的生命长度。凯恩斯说的,长期来说,所有事务都属于死亡。那你还在这个市场做什么投资交易呢?所以我认为原因还得从别的地方找。
我找到的原因是流动性问题。在牧原和整个行业快速下跌之前,其实板块中已经有两个标的显著走弱了。一个是巨星农牧,一个是新五丰。这两个公司从5月底6月初开始就快速下跌。一方面,这两个公司在前几年行业弱势的时候,被市场冠以“成长阿尔法”的标签,逆势获得了不错的涨幅。另一方面,这种高预期在今年二季度猪价走高的时候却逐步落空。7月初,两个公司都发布业绩预告,宣告在高猪价的现实下,二季度依然无法盈利。在A股目前的环境下,不排除有资金已经提前获得消息或者从自己的研究中已经提前得出结论,于是从6月份开始就出现了不计成本的出货下跌走势。
从7月份以来,整个市场的成交量出现了快速萎靡。巨星与新五丰的这种下跌效应开始逐步传染放大。这种传染可以通过养殖ETF的赎回来影响别的个股,也可能有资金持有养殖行业的多个标的而遭受影响。尤其是上周开始,猪价开始出现回调,这种恐慌氛围尤其会被放大。所以便出现了上周以来的行业大跌。
简单总结,两个前期明星股票的崩盘,连带大盘成交量的萎靡以及短期猪价的下跌,共同造就了这一波养殖股票的踩踏。这不是由基本面引发的传统猪周期下行的下跌,所以即便昨天公布了7月份能繁母猪的好消息,今天板块依然没有止跌。要看到这种止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板块的流动性冲击交易结束,标志是巨星以及新五丰在底部企稳;一是大盘流动性恢复,标志是成交量有效放大。在此之前,还无法判断这一波的下跌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