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08月23日
接收到30公里外信号新纪录!华为水下通信技术里程碑式突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华为极化码方案在南海水下通信测试中,成功实现30公里零误码传输,超越北约公开距离,为水下通信技术发展开辟新可能。

🥇华为极化码技术由土耳其教授提出,华为是少数支持该技术路线的电信公司之一,并将其方案用于5G通信。此次在南海水下通信测试中,该技术成功接收到30公里外信号,实现超长距离零误码传输。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在水下1000米处布置小型水听器,在特定频率下,以每秒4000比特的速率完成了30公里的传输,创下水声通信设备性能新纪录。

💡水下无线通信技术对保障水下装备互联互通至关重要,传统通信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华为的突破为该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而北约使用的JANUS水下通信协议在长距离传输上有限制。

快科技8月2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华为开发的极化码方案在南海的水下通信测试中,成功接收到了30公里外发送的信号,这一成就超越了北约目前公开的最长水下通信距离28公里。

华为的极化码技术最早由土耳其比尔肯大学的埃尔达尔·阿里坎教授于2008年提出,是第一种能将信息传输效率提高到理论极限的编码方案。

华为是少数支持这一技术路线的电信公司之一,并在2016年成功将其方案作为5G通信eMBB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

在这次南海的水下通信测试中,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在水下1000米处布置了小型水听器,在4000赫兹至8000赫兹的频率下,实现了30公里超长距离的零误码传输,速率达到每秒4000比特,创下了公开报告中水声通信设备性能的新纪录。

水下无线通信技术对于保障水下装备互联互通至关重要,传统的极低频(ELF)无线电波虽然能穿透水体,但传输效率极低。

声波虽然效率更高,却容易受到环境干扰,难以远距离传输大量数据,华为的这一突破,为水下通信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北约目前使用的JANUS水下通信协议,虽然能实现短距离高速传输,但在长距离传输上存在限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华为极化码 水下通信 技术突破 通信协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