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面具下的脸,(https://xueqiu.com/5956999200/302122305)
对华晨中报以及后续的一些看法:
1、对华晨雷诺的13.6亿出资是2023年就已经定下来的,只不过去年底执行了2亿多,今年2月份又执行剩下的部分。这部分投资在去年的报告里也说的比较清楚,主要是为了保留造车平台。个人认为不会再有大的资本投入。
2、中报的现金已经体现了收到的华晨宝马分红,唯一不太明确的是为什么把今年上半年1.5港币和4.3港币分红完之后剩下三十多亿从现金科目挪到了其他流动资产科目。
3、上半年的上半年1.5港币和4.3港币分红,沈阳汽车全资子公司沈阳三实差不多获得81亿人民币,已经足够沈阳汽车支付第三笔37亿、第四笔21亿、第五笔21亿重组款项。其中第三笔37亿已经在2024年8月2日通过沈阳三实向沈阳汽车借款37亿完成了支付。所以从沈阳汽车目前所掌控的资金(至少44亿,但应该不止44亿这些2023年的分红还剩下一些)来看,破产重整方案一定会被成功执行。
4、虽然沈阳汽车目前掌控资金可以完成重整方案,但其资金来源中有20亿银行借款以及42亿股东借款(可以看做是明股实债)需要偿还,具体有无明确的还款期不清楚。沈阳汽车这62亿的借款依然需要通过分红来解决,只是不再像重整方案那样有非常明确的偿还方案,偿还刚性也没有那么强。
5、个人认为,上半年从华晨宝马获得的七十多亿股息,随时都有可能会再次派发特别股息。如果分掉的话,沈阳汽车差不多可以获得二十亿的分红来先把银行借款的问题解决。后续再通过华晨宝马的分红来慢慢还股东的那42亿增资款,差不多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6、利润在肉眼可见的下滑,但不是宝马这个品牌出了问题,主要是主力车型中的新5系销量实在太拉胯,其他主力车型3系和X5受影响不大。观察另外两家豪华车品牌,目前销量还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但是价格上的压力已经不小。
7、这种跨国企业决策和经营效率普遍不高,如果不能在新能源上快速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护城河会变得越来越薄。目前感觉宝马的转型力度和效率还是远远不够,要2026年才能退出新能源车型。按照现在端到端的迭代速度(头部厂商一个月甚至一周就要迭代一个版本出来),两三年之后,恐怕国内的汽车已经开始卷自动驾驶了,那个时候国内的消费者可能需要的不只是一辆电动车,而是一辆具备高度自动驾驶的汽车了。到那个时候,传统汽车恐怕已经无法在一个维度上与特斯拉、华为、小米、理想这些品牌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