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零下七度7,(https://xueqiu.com/8011603435/302052139)
昨晚平安交出了自己的半年度成绩单,这份答卷亮点颇多,读到一半忍不住发帖给各位平安小伙伴分享喜悦。先看集团整体经营数据,202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归母营运利润784.82亿,同比-0.6%,归母净利润746.19亿,同比+6.8%,总资产12.23万亿,比年初+5.6%。Q2单季归母净利润379.1亿,同比+20.41%,归母营运利润397.73亿,同比+1.87%。q2无论营运利润/净利润均有所提升。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93元。
1.保费收入提速。 一至六月原保险保费收入4812.68亿,同比+4.66%,其中: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 5.1%/+ 4.1%/-4.2%/+ 13%。H1寿险及健康险3208.72亿,同比+4.96%,Q2单季1355.26亿,同比+10.62%,4.5.6月增速不断走扩,最终单季实现双位数增长。
2.投资端改善。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2万亿元,较年初+10.2%,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3%,同比-0.2个百分点,主要是部分固收产品到期置换受利率下行影响。另外,险资投资的大量股权资产分红在下半年没法计入净投资收益。总投资收益率3.5%,同比+0.1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4.2%,同比+0.1个百分点。总/综合投资收益率均有所提升,想必与上半年险资重仓的红利股受青睐有关。查看整个投资组合,债权型金融资产较年初+12.27%,占比74.1%。股票、权益基金加长期股权投资较年初+1.42%,占比12.5%。权益类投资占比有所下降,不同于个人投资者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是在实现资产与负债久期匹配的基础上增厚投资收益,而非追求绝对收益。近年随着险资投资比例的放开以及相关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落地,作为长期资金的代表,险资也迎来发展机遇,但加大权益投资比例在实际操作中却并非易事,一方面,由于增额寿、年金险等锁定利率的产品占比较高,相对于权益市场的波动,为了实现资产与负债的更好匹配,险资配置仍以固收为主。另一方面,权益市场的波动也会加大险企当期利润的波动,从而影响偿付能力。故不仅要在资产端发力,还需调整产品结构去配合,提升以浮动收费法模型计量的分红险、万能险占比。投资型物业较年初+3.45%,占比2.5%。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不动产投资余额为2074.25亿,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4%,该类投资以物权投资为主,采用成本法计量,在不动产投资中占比79.1%,主要投向商业办公、物流地产、产业园、长租公寓等收租型物业,以匹配负债久期,贡献相对稳定的租金、分红等收入,并获取资产增值,除此之外,债权投资占比16.9%,其他股权投资占比4%。
3.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母营运利润546.57亿,同比+0.68%,Q2单季273.69亿,同比-0.79%。NBV223.2亿,同比+11%。其中个代渠道+10.8%,银保渠道nbv 同比+17.3%。Q2单季94.3亿,同比持平,在去年炒停售高基数的情况下已实属不易。整个负债端最大亮点莫过于上半年MARGIN24.2%,同比+6.5个百分点,对比Q1+1.4个百分点,用来计算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922.18亿,同比-19%,Q2单季355.9亿,同比-26.4%。可见带动NBV双位数增长的是保单质量MARGIN的大幅提升。人均NBV同比+36%。对于个险渠道产能提升投资者应理性看待,这几年队伍流失很多,而新单需求在没有断崖式下滑的背景下,摊到减少后的人头上产能就会被动提升。另一大亮点则是个代渠道改革历经五年终于画上句号。代理人活动率55.9%,同比+1.8个百分点,代理人收入人均每月1.2万元,同比+9.9%。平安寿险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34万,环比Q1+0.7万人,且新增人力中优+占比同比+10.2个百分点。历经数年渠道改革终于盼到了保代人力齐稳的一天,且比我预计的提前了半年。13/25个月保单继续率96.6%/90.9%,同比+2.8/3.3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寿险及健康险内含价值9162.3亿,比年初+10.26%。除此之外,代表利润蓄水池的CSM余额7743.99亿,较年初罕见+0.8%,利润蓄水池水位上升。寿险/养老险/健康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23.6%/210.7%/268.2%,环比Q1+4.8/+4.3/+1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寿险/养老险/我啊健康208.8%/298.8%/320.4%,环比Q1+2/+2.9/+1.7个百分点,均有所提高。
4.产险归母营运利润99.09亿,同比+7.2%,Q2单季60.35亿,同比+27.8%。q2承保收益恢复很快。综合成本率97.8%,同比-0.2个百分点,对比Q1-1.6个百分点,主要受信保业务承保损失下降及收缩承保业务规模影响,2024年上半年平安产险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106.8%,同比-10.9个百分点,公司于2024年暂停保证保险业务。车险综合成本率98.1%,同比+1.0个百分点,主要受暴雨等自然灾害同比多发影响;平安产险持续提升理赔服务水平,从客户需求出发全面升级基础服务,推出安心修省心赔服务,给客户提供安心修车、全程透明、管家服务三大理赔服务,进一步提升客户理赔体验。平安好车主APP截止2024年6月末,注册用户数突破2.18亿,累计绑车车辆突破1.42亿,6月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3788万人。产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81.9%,环比Q1+8.1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5%,环比Q1+5.9个百分点。
5.银行归母营运利润149.99亿,同比+1.9%,Q2单季63.45亿,同比+1.5%。营收-13%,其中净利息收入-21.6%,非息收入+8%,其中手佣-20.6%,主要是占比较大的代理及委托手续费收入受报行合一影响-40.6%,以及受到资产调结构压降信用卡等高风险贷款影响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同比-23.3%。其他非息+56.7%,主要是上半年债市走牛提升债券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弥补净利息收入的下滑。h1净息差1.96,,q1为2.01,下滑5bp,q2单季净息差1.91,环比-10bp。q2资产收益率4.06%,对比q1-19bp。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4.65%,环比-29bp。负债成本2.2%,环比-10bp,其中吸收存款2.15%,环比-7bp,值得一提的是,平银个人活期存款占计息负债比例+0.7个百分点,存款定期化趋势有所改善。根据金监局的数据,股份行净息差23q4/24q1/24q2分别为1.76/1.62/1.63,平银q2环比下滑主要还是与自身调贷款结构信用风险上浮提升客群质量关系更大,住房按揭占比+0.1个百分点,此类贷款不良率0.44%。且按揭贷款在个人贷款意愿低迷的当下有所回暖。而主动压降信用卡/消费贷占比分别-1.3/-1.7个百分点,此类业务不良率分别为2.7/1.46,均高于整体不良率水平,且信用卡不良率-7bp有所改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28.5%,q2单季计提同比-23.19%。拨备前利润同比-14.1%,通过减少计提最终维持归母净利微增。不良1.07%,环比q1持平,比年初-1bp。拨备264.26%,环比q1+2.6个百分点,对比年初-13.37个百分点。拨贷比2.82%,环比q1+3bp,对比年初-12bp。逾期贷款率1.39%,重组贷款率0.63%,分别比年初-3/-31bp,逾期+重组拨备覆盖率为139.98%。不良生成率1.96%,比年初-1bp。总体来看资产质量环比均有所改善,但仍处在资产结构调整的阵痛期,需要减少信用减值,消耗拨备反补利润。对平银因降低未来业绩预期,息差见底可能会慢于同类银行,待资产结构调整结束,健康的规模增长才能走得更远。最后来看核充9.33%对比q1下滑26bp,主要是受q2分红影响,对比年初+11bp。
6.资管业务归母营运利润12.96亿,同比-8.22%,Q2单季3.86亿,同比+360.75%。科技业务归母营运利润2.91亿,同比-83.23%。Q2单季4.93亿,同比-44.29%,环比Q1扭亏,主要受陆金所因特殊股息导致的税费上升,导致上半年净亏损16.63亿。环比数据看无论是资管还是科技业务均有所改善,也与23年报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对资管业务审慎计提减值的说法吻合。另外平安在半年报中对这两块业务的信披详细了很多,值得给管理层点赞。
7.医养生态建设加速。保险+医疗。2024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健康管理己服务近1600万客户,平安臻享RUN进行升级发布,新增健管计划、健康检测及家庭医生,从健康、医疗、慢病三大服务场景出发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带来全生命周期守护。居家养老方面。2024年3月平安联合合作伙伴共同组建平安管家安全享老服务联盟,发布573居家安全改造服务,共建服务标准及监督管理体系,满足长者居家安全需求。截止2024年6月30日,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己先后覆盖全国64个城市,累计12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高端养老方面。截止24年6月底,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己在5个城市启动,均陆续进入建设阶段,拟于2025年起逐步开业。截止2024年6月30日,平安个人客户数2.36亿元,较年初+1.9%。客均合同数2.93个,较年初-0.7%。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数5877万元,较年初+0.4%。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的个人客户数14922万人,较年初+1.4%。中国政府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达到了2.97亿,占总人口的21.1%,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17亿,占总人口的15.4%。据202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显示,我国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超过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我国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凸显。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对保险代理人有着固有的刻板印象,认为代理人不过保险销售,不仅工作内容单一,市场容量也较为有限。事实上,在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变迁的时代特点下,保险从功能较为单纯的风险保障产品,逐渐向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转变。保险将承担起万亿级的健康险市场和十万亿级的养老缺口,真正成为新时代国民经济的社会稳定器。在康养生态资源的全面布局下,代理人不再是纯粹地销售保险产品,而是成为客户健康与财富的专业顾问,提供健康、养老、财务规划、资产配置等各个方面的咨询及服务。
总结,回顾平安估值从2020年1pev以上降至不到0.6pev ,原因大致有三:1.资产端,近几年权益市场、10年期国债利率表现均较弱。2.负债端,nbv 经历连续三年下滑2023年首次年度转正。3.风险,地产风险敞口暴露,给资产估值带来折价。回顾历史,每轮保险行情,资产端提供行业贝塔,负债端阿尔法决定超额收益。资产端与负债端同时复苏实现双击,“戴维斯双击”的戴维斯家族也是以投资保险股闻名。目前压制保险股估值的三种因素均有所改善:1.负债端nbv 经历三年下滑去年转正后持续正增。2.近两年权益市场作为险资配置比例较高的红利股受市场追捧提升投资收益。3.近期央行持续表态,防止长端利率持续下行,同时也有稳定长端利率的动作出台,下半年长债利率下行空间有限。4.地产带来的资产质量压力基本消化。其中,在医养生态布局+人力规模提质增量两方面具备优势的平安有望率先反转。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传统的寿险经营模式如果无法从康养,医疗等方面重塑自己的经营模式,走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在银发经济时代,面对10万亿的市场,平安将带着自己的蛇口创业基因面对未来的危与机,砥砺前行!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中国平安(SH601318)$ $招商银行(SH600036)$ $五粮液(SZ0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