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恒生科技ETF513180,(https://xueqiu.com/2607420887/302072302)
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中已经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截至今年6月,港股通(股票及ETF)日均成交额占港股大市日均成交额的比重,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在33%以上;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已经合计流入4126.50亿港元,超过2023年全年净流入金额;
— 如果下半年增长势头持续,南向资金今年全年净流入港股的总金额有望超过2020年的6414亿港元。
(以上数据来源:港交所,截至2024-07-23)
以上数据足以可见,南向资金成为了港股市场中不可忽视的资金来源之一。正因此,每次港股通的调整都备受关注。为啥呢?首先是对于那些被纳入港股通的股票,它们有望获得来自内地投资者的增量资金;而对于被剔除港股通的股票来说,持有这些股票的内地投资者就只能单向卖出,不能再买入。
港股通纳入规则
此次市场的焦点在阿里巴巴上。要知道,阿里巴巴在几年前就成为了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成分股,平均市值和总成交额也远远超过了港股通的要求,但却一直没有被纳入到港股通。这是因为,目前阿里巴巴作为在港二次上市的股票,至今尚未实现港美双重上市,因此,还无法进入港股通。
但是!重点来了!
消息面上,阿里巴巴近日在港交所公告称,于2024年8月28日,自愿将本公司于香港联交所第二上市变更为主要上市的转换将生效。于生效日期,公司将于香港联交所及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且股票标记「S」将自本公司于香港联交所港币及人民币柜台的股票简称中删除。此次自愿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并不涉及本公司的新股发行和/或融资。
根据现行的转为双重主要上市的同股不同权的个股纳入港股通的规定,由于其转换双重上市的时间(阿里巴巴公告预计2024年8月底)距离上市时间已满6个月及20个交易日,其考察日为转换为主要上市后的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生效日前的第2个港股交易日(也就是9月5日)。
而考虑到公司早已满足纳入港股通的其他要求,例如:1)上市满6个月及20个交易日(2019年11月26日上市);2)作为同股不同权公司在考察日前183天日均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元、成交额不低于60亿港元。
因此判断,若阿里巴巴于2024年8月底成功完成双重主要上市的转换,则有望赶上9月5日的港股通考察日,并在本轮9月9日调整之时被纳入港股通。(但也需关注若8月底阿里巴巴未能成功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企业,以及考察日与预期不同的风险。)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此次纳入港股通,相当值得关注。以另一大科技龙头的腾讯控股为参考,近3个月南向资金累计由港股通流入约2,070.59亿港元,其中便有212.42亿港元净流入腾讯控股。一旦阿里巴巴被纳入港股通,同样有望获得大量人民币资金的流入。(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08-22)
中信证券则统计了当前挂钩港股通及港股通相关指数的ETF情况,若阿里巴巴能够成功入通,预计将带来约40.3亿港元的增量被动资金(阿里巴巴年初以来的日均成交额约为37亿港元)。摩根士丹利则在研报中展望,纳入港股通后,从长期来看,南向资金持股占比可能会稳定超过10%,预计将为公司价值提供可观的增量支撑
当然,阿里巴巴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前,百胜中国、哔哩哔哩、再鼎医药、中通快递最开始都属于在港二次上市,后来通过转换上市地位,变成在港双重主要上市之后,被纳入港股通。
(以上信息及数据来源:Wind,恒生指数公司,深交所,上交所,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中资股定期报告20240716—港股通调整预览(1H24)》、《中金:港股通与恒指调整预览(2024-8)》)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本公司或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