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8月22日
给《黑神话:悟空》打一星的外国人,究竟在想什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黑神话:悟空》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技术、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及争议。

🎮《黑神话:悟空》作为中国首款面向全球的3A游戏,成绩斐然。游戏演示视频在YouTube获数百万观看量,上线后拿下Steam全球第一,已有超200万玩家尝试,同时在线人数百万级别。

💻游戏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在AMD显卡上的优化问题,PS5版本的性能和画质优化不足,以及英特尔处理器引发的错误等。不少玩家反映游戏经常崩溃、卡死等情况。

📝游戏设计方面,玩家认为战斗节奏设置、故事叙述、环境设计等有提升空间。比如叙事乏味、缺乏故事紧张感,环境设计虽美但缺乏指引,易让玩家迷失方向。

🌍文化方面,由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名著改编,海外玩家对其文化背景理解有限,一些怪物名字、对白和文本的翻译可能使非中文母语玩家难以理解。

💬游戏还存在一些争议,如游戏科学的开发者曾发表的言论被指‘厌女’及存在‘有毒的工作环境’,引发了不同的看法和讨论。

《黑神话:悟空》自发布以来,不仅出圈成为国内的热门话题,在海外也引起了热烈讨论。

作为中国的首款面向全球的3A游戏,其游戏演示视频上传仅一天,在YouTube上就获得数百万次的观看量,现在甚至超千万。上线后迅速拿下Steam全球第一,目前已有超过200万玩家在Steam上尝试这款游戏,同时在线人数也是百万级别。

高盛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这对中国主机游戏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游戏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黑神话:悟空》乐观情况下则可能售出2000万份,收入超过5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腾讯的WeGame和PlayStation平台销售。

与此同时,这款游戏也让开发商“游戏科学”一炮而红,让海外一些媒体看到中国的游戏开发者向高端游戏市场转型,还让其意识到中国的Steam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在大量好评声和铺天盖地的宣发之外,当然也会冒出挑刺的玩家,攻击这个自带流量的靶子,他们都说了啥?为什么挑刺?是鸡蛋里挑骨头吗?这些歪果仁玩家的脑子里,又是怎么想的?

Steam上的数千条差评说了啥?

可能有人会指出,Steam上目前有几千条负面评价,但鉴于游戏玩家的规模,这些负面评价事实上还占不到一成,属于少数派。

首先是技术问题,不少玩家报告了游戏在AMD显卡上的优化问题,以及PS5版本的性能和画质优化不足。有玩了7个多小时的玩家反映,游戏“经常崩溃”“卡死”“不得不在两次战斗中强制退出游戏”,还有玩家反映序章就会“闪退”和“卡屏”。

同样是技术问题,在一场游戏直播中,有海外主播在运行游戏的着色器编译过程时,遭遇了臭名昭著的虚幻引擎5“内存不足”错误。

《黑神话:悟空》的开发团队已经知晓此问题,并在Steam论坛上发布了一个教程,教玩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该错误主要是由于英特尔第13代和第14代处理器的不稳定性问题引发的。

还有Steam玩家建议:“开头序章卡死的看过来,更新英伟达驱动,把画质调到全低,剧情全部跳过,等进入游戏以后再调回来,或者启动时选择兼容模式”。

抛开技术问题,就是针对游戏设计的不满,一些玩家认为,虽然《黑神话:悟空》的画面十分精美,但是在战斗节奏设置、故事叙述、环境设计等方面都有可以提升的地方

比如,“打完前一个boss,遇见下一个boss的透明时间大约是5分钟。”“乏味的叙事,没有任何故事紧张感或张力”“到处都是隐形墙——让人出戏”。

一家名叫Eurogamer的电子游戏报道网站的人员评价称,《黑神话:悟空》“雄心勃勃,无可挑剔”,它不仅仅是对中国经典小说《西游记》的华丽重述——这一作品在亚洲之外的游戏中很少出现,还展示了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对技术的掌握和视觉效果。

但是,该测评人员随后话锋一转,称经过超过40小时的游戏体验后,感觉“其刺激的高潮被松散的世界设计、不平衡的难度曲线和支离破碎的叙事所破坏。”

“你会在某一章结束时与一只燃烧的熊在山顶搏斗,而下一分钟就会突然出现在沙漠中,身中数箭,奄奄一息的游戏,而你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这儿的,之间发生了什么,或者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至少可以说,这种转折令人不安,并立即打断了你在经过前一场Boss战的汗流浃背后可能感受到的任何满足感或兴奋。这种放手不管的方式也延伸到了不告诉你接下来该做什么,使得任何叙事节奏也都戛然而止。”

“随着游戏的进行,这种突如其来的转折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后期章节还会引入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粗俗同伴,他不断对你发出贬低和讽刺的言辞,只会让你想用他的传奇耙子刺穿他的眼球。”

还有一个被频繁提及的问题是,玩家在探索世界时容易迷失方向,环境设计虽然美丽,但缺乏指引,增加了导航的困难

他们最后给了《黑神话:悟空》评了三星,总体评价是:“它那些戏剧性和壮观的Boss战使《黑神话:悟空》得以维持,但在其所有的浮华和魅力背后,却是一款令人沮丧、空洞且毫无方向感的动作游戏。”

方向感问题主要在于,“地图里有一堆看起来能走的地方其实有空气墙过不去”,一名Steam玩家吐槽道,“哪有玩家喜欢猜哪些路能走哪些路不能走?”

“玩家习惯了空气墙,然后去走独木桥,发现没空气墙,”相同的问题也让另一名Steam玩家不满,这些“彻底毁掉了游戏体验”。

另外,还有文化理解差异、本土化问题,由于《黑神话:悟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名著《西游记》改编,海外玩家对其文化背景的理解较为有限。游戏的一些怪物名字翻译都是直译,以及一些对白和文本的翻译,可能使得非中文母语玩家难以理解

《黑神话:悟空》翻译对照表|图片来源:Bilibili游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各种涉及负面的评价有多少,仍属于少数派,Steam上《黑神话:悟空》现在有超过20万条评论,95%以上都是正面评论,总体上是“好评如潮”

打三星网站的另一名测评玩家也赞叹称,《黑神话:悟空》游戏的某些图形效果令人惊叹,“展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物理效果、引人注目的动画以及富有创意的敌人设计”“Boss战场景十分出色,游戏环境也极为细致”“是值得关注的一款游戏”。

游戏,但不只是游戏

树大招风,由于是全球游戏圈的焦点,游戏科学和《黑神话:悟空》自然也成为自带流量的靶子。

英国媒体《卫报》还总结道,它是“今年夏天最令人兴奋、也是最具争议的电子游戏”。争议在哪?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游戏之外。

他们的一个关注点是,游戏科学的开发者曾发表“厌女”观点,以及“有毒的工作环境”,历史上存在“漠视女性玩家”的问题。

在一条现已广泛传播的推文中,用户Sumerian Tater Tots声称,“该游戏开发者曾表示这个游戏不需要女性玩家”。他还跟进分享了开发者2021年8月在微博上的一篇帖子,内容称“有些东西只为男人而做”。

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本人在游戏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喜欢分享关于游戏开发的深刻见解,其中也包含各种涉及人体或性的隐喻。

对于他过去的言行,有人觉得他“厌女”,有人觉得他的各种隐喻太“粗俗”,也有人觉得“直抒胸臆”,还有人觉得大多数游戏圈人士即使嘴上不说,实际上“大家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当然也有人维护主创,认为这些言论只是低俗,并不属于厌女的实锤。

事实上,不要单说一家游戏开发厂商,海外不少游戏厂商团队实际上也存在这种问题,这甚至不是只有游戏行业才有这种问题。

问题是,游戏开发者需要为其过去的言论付出代价吗?有人觉得,游戏好玩就行了,何必上纲上线。国内还有网友愤怒地称:“别拿你们那破烂价值观绑架中国人。”

但有些女性玩家在接受一些游戏媒体采访时则称,要海外的玩家们能意识到这一切,“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应该了解到创作者的立场”。

无论如何,持中立看法的人觉得,作为一家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游戏的开发商,如果游戏科学想要走的更长远,得到更好的声誉,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不能只靠漂亮的游戏画面。

即使是“在商言商”,为了以后更好地卖游戏,进军全球市场,留下更好的口碑,游戏开发商们至少也应该涨点经验,让主创们减少粗俗言论,在游戏之内、游戏之外注意保持体面,避免给人留下话柄,同时在对外传播中注意技巧和一些明显的陷阱,才能让游戏回到游戏本身。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黑神话:悟空 游戏问题 文化差异 争议言论 游戏成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