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在嫦娥五号月壤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利用月壤大量生产水的方法。经过3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验证,他们发现月壤中含有大量氢,在高温下会与矿物中的铁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单质铁和大量水。研究团队还发现,月壤中的钛铁矿可以同时产生大量的单质铁和水蒸气气泡,是名副其实的月球“蓄水池”。这一发现将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设计依据,并有望在后续的嫦娥探月任务中发射验证性设备以完成进一步确认。
🚀 **月壤蕴藏丰富氢资源:** 经过长期的太阳风辐照,月壤矿物储存了大量氢。在高温下,氢将与矿物中的铁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铁和大量水。
🌡️ **高温释放水蒸气:** 当温度升高至1000℃以上时,月壤将会熔化,反应生成的水将以水蒸气的方式释放出来。研究团队通过多种实验技术分析确认,1克月壤中大约可以产生51-76毫克水,这意味着1吨月壤可以产生约51-76千克水。
🪨 **钛铁矿:月球“蓄水池”:**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月壤中的钛铁矿在加热后可同时产生大量的单质铁和水蒸气气泡,这意味着钛铁矿是月球上潜在的重要水资源来源,可以被视为月球“蓄水池”。
🛰️ **未来应用:** 这一发现将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的设计依据,为月球探测和未来人类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关键资源保障。
🧪 **验证性设备:** 研究团队计划在后续的嫦娥探月任务中发射验证性设备,以进一步确认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为未来月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IT之家 8 月 22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天上午报道,我国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又有新发现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经过 3 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验证,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利用月壤大量生产水的方法,有望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设计依据。

科研团队经深入研究和反复验证发现,由于太阳风亿万年的辐照,月壤矿物储存了大量氢。在加热至高温后,氢将与矿物中的铁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铁和大量水。若温度升高至 1000℃以上,月壤将会熔化,反应生成的水将以水蒸气的方式释放出来。
经过多种实验技术分析,研究团队确认,1 克月壤中大约可以产生 51-76 毫克水。以此计算,1 吨月壤将可以产生约 51-76 千克水。
科研团队在进一步研究不同的月球矿物后,发现加热月壤中的钛铁矿可同时产生大量的单质铁和水蒸气气泡,是名副其实的月球“蓄水池”。
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水是建设月球科研站及未来开展月球星际旅行、保障人类生存的关键资源,探寻水资源是月球探测的首要任务之一。
报道称,该策略将为未来月球科研站以及空间站建设提供重要的设计依据,并有望在后续的嫦娥探月任务中发射验证性设备以完成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