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快报 2024年08月21日
散装食品是否应标明保质期?销售非法食品如何罚?最高法发布案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四个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涉及多种食品问题,统一裁判尺度和规则。

📌销售假冒伪劣减肥食品,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此类食品不仅无法达到减肥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如引起内分泌失调、消化系统问题等。

📌销售虚构生产厂家的预包装食品,欺骗消费者。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信任虚假信息而购买到不安全的食品。

📌经营者主张购买者“知假买假”的情况,涉及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商家诚信经营的问题。这种争议需要明确的裁判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

📌小作坊制售安全无害但未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散装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可能导致误食过期食品。

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四个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包括销售假冒伪劣减肥食品、销售虚构生产厂家的预包装食品、经营者主张购买者“知假买假”、小作坊制售安全无害但未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散装食品等情况,针对实践中争议的食品标签及说明书瑕疵认定、代购人责任、小作坊责任、“知假买假”索赔等问题,统一裁判尺度,明确裁判规则。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 惩罚性赔偿 典型案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