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024年08月21日
智能手环真能准确监测健康数据?研究称能量消耗和睡眠数据误差较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可穿戴设备虽普及,但在测量某些指标时存在误差,研究发现其在心率等方面表现良好,能量消耗和睡眠质量测量误差较大,且多种因素增加结果解释复杂性,研究人员呼吁建立合作网络提高准确性。

🎈可穿戴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监测多种生理数据,为健康管理提供信息,但这些设备在测量心率、能量消耗、睡眠质量等方面的表现各异。心率测量误差率为正负3%,能量消耗测量误差较大,睡眠质量测量误差为12%至180%。

💡不同研究小组在验证同一设备时方法不一致,缺乏标准化导致结果冲突,难以明确设备准确性。此外,样本大小、参与者特征和实验条件等因素也使研究结果的解释变得复杂。

🚀可穿戴设备新产品发布速度快,研究人员难以跟上,导致研究结果发表时设备可能已过时。为提高准确性,研究人员呼吁建立合作网络,推动设备验证标准化和方法统一,目前已有相关努力在进行。

IT之家 8 月 21 日消息,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健身手环等逐渐普及,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设备可以监测心率、步数、睡眠质量、卡路里消耗等多种生理数据,为人们提供量化的健康管理信息。然而,这些设备真的能准确测量它们所声称的指标吗?

图源 Pixabay

一项对现有科学文献的系统性回顾发现,可穿戴设备在测量心率、心率变异性、心肺功能等方面表现良好,但对于能量消耗和睡眠质量的测量存在较大误差。心率的误差率为正负 3%,能量消耗的测量误差可达-21.27% 至 14.76%,睡眠质量的测量误差则为 12% 至 180%

研究人员指出,很多不同研究小组在验证同一设备时使用的方法不一致,缺乏标准化导致结果冲突,使得对设备的准确性难以得出明确结论。此外,样本大小、参与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实验条件等因素也增加了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复杂性。

研究人员还称,可穿戴设备的新产品发布速度非常快,这加剧了上述问题。许多公司每年都会发布新产品,研究人员难以跟上这一速度。研究的规划、伦理审批、参与者招募和测试、结果分析和发表等过程通常需要超过 12 个月的时间。到研究结果发表时,所研究的设备可能已经过时,被具有不同规格和性能的新型号所取代。

这些研究结果提醒人们,在使用可穿戴设备时应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厂商的宣传可能夸大设备的测量精度,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

IT之家注意到,为了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呼吁建立一个合作网络,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媒体等各方之间的合作,推动设备验证标准化和方法统一。目前已经有一些努力正在进行中,以建立这样的协作网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可穿戴设备 测量误差 合作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