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并生为一,(https://xueqiu.com/8813095236/301638262)
有人慌的抓狂,关于中报,我再说几句。实在慌还是卖了吧,我治不了,要不含服速效试试?
1、清咽滴丸销售额翻倍。继2022、2023连续两年翻番之后,2024年股东会上公司明确提出今年继续翻番的计划,目前上半年已经实现,估计今年全年销售额估计在5亿左右。也就是,公司花3年时间,销售额涨8倍,打造了一个5亿级大单品,这个成效很可以了吧,接下来会停止增长的脚步吗?显然不会,继续翻倍估计不可能,继续高增应该还是可以的,先奔着10亿去吧,公司的梦想可是40亿。
2、京万红利润增长122%。对比2023、2024年中报,就会发现这个数据。去年京万红也是销售额过2亿,那么今年也有望达到5亿。估计又一个5亿级大单品,跟清咽滴丸一样,先看市场拓展到10亿吧。
3、速效救心丸继续增长。中报提到“广东、江苏等爆破省份是实现告诉发展”,“产品力再获新发展”,“一万余家重点关注终端月均破1000盒”。具体增长数据没有,临时猜测因拓展市场产生的增长在5~10%左右,而扩展涨价区域的进度不及预期,或者说谈下来了但还没执行。
4、考虑到以上三个大单品的增长,但工业整体只增长4个多点,那必然是其他工业产品平均来说是负增长的,而且负的很厉害,肯定两位数。比如清肺消炎丸和安宫牛黄丸这两个去年过2亿的品种,都属于感冒品种,竞争激烈叠加需求暴跌,我估计跌幅在30~50%。清肺是直接的感冒品种,虽是独家但药效也并无多少亮点,你用羚羊角粉高成本纯中药退烧,人家掺点对乙酰氨基酚低成本搞定;安宫牛黄丸是疫情三年从40亿增长到100亿的退烧药,消费频次低,消费必要性小,社会库存大,疫情的红利招来了大量流商,或建了扩了生产线,或收购了公司,现在再让他们走就不容易了,只能靠竞争“既分胜负、也决生死”,据说有的生产商只有15%的毛利了,公司今年股东大会直接把它排除出“中国脑”的代表产品也算是征兆。
5、我们看这几个正增长的产品,它们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我的答案就是垄断,首先就得独家生产,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然后还得质胜。或者疗效我有你没有,或者疗效远超你,或者见效时间远超你,或者更符合用户的生活习惯,或者我OTC你处方,都是多项兼而有之。速效是最年轻的国家长期保密产品,无论是“速”还是“效”、无论急救还是常服,无论是服用时机还是副作用,优势独一份。清咽滴丸,携带方便、服用方便、见效快,OTC。京万红软膏,OTC,作为华佗研发关二爷认证国家长期保密的战备物资,也有不可替代的疗效,用了就常备,而且也是老龄化受益。
6、这也为公司以后营销其他产品提供了借鉴,要“选锋”,要扬长避短,要贴合老龄化。公司的几个主要二线品种,比如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舒脑欣滴丸、通脉养心丸、海马补肾丸、胃肠安丸、参附强心丸、清肺消炎丸、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痹祺胶囊、风湿液、紫龙金片、金芪降糖片等等,哪些该大力气开发,哪些该随大流,基本很明确了。
7、公司下半年的工业计划增长20%以上,底气在哪里?财报里没说,但可能的选项,也可以临时猜一下,比如半年报只提了爆破了广东江苏,下半年也许另外3个省(没记错的话是重庆湖南山东)也开始爆破,再比如有新的省份会执行涨价。
8、关于分红,那种一跌就来质疑明年不分红的直接拉黑就完了,纯粹的坏种。这种属于公司想做就肯定能做到的事情。23年初,已经出了股东回报规划,未来利润分红80%以上。今年中报,应该是zjh的要求,很多公司都发布了类似“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司也发了,里面提到,“未来公司将在持续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强化股东回报,按照证监 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 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响应证监会 有关分红倡议之精神,参照《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2025 年股东回报规划》,落实分红政策,并在未来期间持续做好回报规划 的审议披露工作。在做好资本开支规划的情况下,尽可能以现金分红方式,直接回报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