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苹果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开幕,在介绍完一系列系统更新后,苹果重磅宣布:大家好!我们也弄个了AI(惊不惊喜。苹果的AI(Apple Intelligence)是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模型加持后一系列系统新功能的集合(文本理解与写作、文生图、新Siri等等),正如库克所说:它必须理解你,并扎根于你的个人背景,比如你的日常生活、你的人际关系、你的交流等等。它超越了人工智能,它是个人智能。”好吧我大概懂了,苹果你小子就是想搞个苹果版贾维斯完全体是吧。当然,不止是苹果,国内很多手机厂商早已推出或升级了自家智能助手,且都具备了最基础的对话、文本理解、文本总结、文本写作、生图、多模态等等大模型所擅长的功能,尤其是近期Harmony NEXT新系统演示,把万物拖到底部小横条就能调用AI小艺,真的很戳我。
说了这么多,忘了说一件事,这几天iOS 18.1开发者测试版已经发布,但国行版苹果Apple Intelligence目前仍然用不了。自从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AI发展迅速,不仅有最基础的网页端对话AI,还出现了浏览器插件(豆包、Kimi等等)、Win应用等等,极大拓展了AI应用场景,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度,AI辅助我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和必要工作流程。但同时,我的使用体验在手机端(特指iOS系统)和桌面端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尽管很多AI厂商都推出了iOS应用,但由于iOS系统天然存在的限制,AI始终难以无缝融入我在手机端的工作和生活(主要是生活)。例如,在桌面端看一篇文章我只需要点击一下「小闪电」,就会生成一个结构化的摘要和主要内容,我便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决定如何处理这篇文章。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浏览器插件:Elmo Chat - Your AI Web Copilot - Chrome 应用商店 (google.com),点击「小闪电」能够快速总结任何网页中的内容,还支持连续对话。而在手机端,我要么老老实实自己速读一遍,要么复制文章链接-打开AI应用或小程序-输入网页链接和Prompt-点击发送-等待AI生成,由于这个操作流程实在太复杂,在很多情况下我都选择自己速读一下。


基于这种现状和苹果强大的快捷指令,我突发奇想,那为什么不自己先写一个完全符合需求的低配版Apple Intelligence呢?于是,在几天后,「阅小结」——一个基于快捷指令的类原生AI阅读助手,诞生了。
「阅小结」能干什么?
正如上文所说,在手机端我最迫切的需求之一便是AI辅助阅读,我面临的痛点是,有些文字太长,需要权衡一下是否花费精力去阅读,我需要AI辅助我去做出这一决策。「阅小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实现了这一功能。通过我自定义的Prompt,「阅小结」会给我一份关于这篇文章的简介、主题、标签、阅读信息等的「文本报告」。


基于这份报告了解文章基本信息后,我会决定如何处理这篇文章:
- 如果文章主要内容不符合我的阅读需求,我会直接选择不阅读这篇文字,即点击【退出】按钮;如果文章主要内容符合我的阅读需求,我会选择发送到我的Cubox(文本报告会保存到Cubox文章信息中),进行细读,即点击【保存到Cubox】按钮;
注:Cubox是一款稍后阅读器,功能强大,详见:从书签收藏夹到「私人信息助手」:Cubox - 少数派 (sspai.com)


- 如果「文本报告」的内容足矣让我对这篇文字有所了解,我会把「文本报告」、文字链接等等保存到我的笔记软件里,例如Flomo、备忘录。
注:Flomo是一款极简的卡片笔记软件,简洁又好用,官网:flomo · 浮墨笔记 (flomoapp.com)
当然,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是基于我个人需求下写成的Prompt,通过修改Prompt,你也可以让「阅小结」输出你想要的内容。

「阅小结」使用指南
免费使用链接
即开即用!欢迎大家体验!多提意见!点击:快捷指令 (icloud.com)
前置操作
在使用之前,需要填写以下信息:
- 大模型API Key,「阅小结」使用的是Kimi(Moonshot)API(Moonshot AI - 开放平台),每位用户注册登录即免费享用15元额度(很耐用)。登录后,点击API key管理页面,将sk开头的Key复制到「文本」里即可。



一个高效的使用教程
苹果自带的调用快捷指令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直接点击快捷指令、添加到主屏幕、双击背面、悬浮球等等。经过我个人实践,悬浮球模式效率更高、体验更无感(Minimax的海螺AI在安卓端也推出了悬浮球模式),一般的流程是:
①复制想要解读的文字/文章链接;②双击悬浮球运行「阅小结」;③等待「文本报告」生成;④选择保存动作。视频演示如下:
悬浮球开启教程:设置-辅助功能-触控-辅助触控,设置为打开即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轻点一下、轻点两下、长按设置为「阅小结」。
使用说明
- 支持解读的内容格式:网页内容为「文字」的链接、任何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不支持解读;AI生成时间依文本长度、Prompt而定,生成完毕时会有「手机振动」,请耐心等待;AI生成过程中可继续进行原操作;暂不支持连续对话;暂不支持保存到Notion;AI大模型能力调用自Kimi API;API调用速率见Moonshot AI - 开放平台;Copyright ©Jamel, All rights reserved;各位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修改。
后记
Apple Intelligence的亮相的确让我眼前一亮,很巧的是,在诸多漫威电影中,我最喜欢「钢铁侠」系列,充满智能的贾维斯曾让我幻想过人类的无限未来。而如今,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贾维斯仿佛离我们不远了,祝贾维斯早日到达地球。但在此之前,「阅小结」作为一个传统的目标导向的AI工具,请提前为贾维斯做些事吧。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