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时代之,(https://xueqiu.com/4614347964/301546622)
上市,绝不该成为最终目的!周末,我们拟出台措施,禁止地方对公司上市进行奖励。终于开始认识到了,上市根本就不应该作为目的。任何一本金融学教科书都会告诉你,上市只是一种手段。
过去20多年,我们的市场令人难以理解,几乎所有人都把公司上市当作一个目标,当作巨大的功劳。企业、投资人、管理层都是如此。
而这也导致了最近几年上市公司数量飙升,从注册制后,我们的就上市了差不多2000家公司,上市公司数量突破了5000家,然后大家就看到了指数的样子。
甚至是各地公布的年度经济计划里面,居然都把上市公司数量当作了一个重要的指标。
上市的唯一目的,难道不是应该企业融资的手段,帮助企业融资发展,顺便给风险投资增加一个退出的渠道、改善公司治理之类,什么时候上市就成为了终点了。
没办法,看看一二级市场的巨大差价,很多公司上市之后市值暴涨,实际控制人一看,辛辛苦苦经营企业十几年赚的钱,还不如随便在二级市场减持几笔。如此诱人前景,说实话,谁能不动心!
而当上市就可以赚到快钱的时候,谁又还愿意老老实实来经营企业来赚慢钱呢。哪怕是前景非常好的产业,这样的诱惑都足够摧毁人的意志。
就像当年的贾跃亭一样,搞电动汽车的时候,可以说正在风口上,哪怕至今看贾跃亭的FF91都足够惊艳,但是上市后减持套现,财务造假,最终退市跑去了美国。
再看瑞幸咖啡,我当时是非常看好瑞幸咖啡的模式的。结果创始人非要财务造假,跑去拉股价赚快钱,最终东窗事发,大股东被踢出局。不过换了股东之后,瑞幸已经开始盈利,在中国市场门店已经超过了星巴克,在粉单市场上行,股价一度回到了20美元,比暴雷前还涨了几倍。
我们见到太多公司高价发行,超额募集资金,上市业绩就变脸,大股东清仓减持,然后全家移民的,最终让全体接盘的股民和基民买单。
上市无非是多了一笔融资,这并不一定带来更多的就业、也不一定更多的GDP、税收,那追求上市公司数量的意义又在哪里?
思路该变了,以后退市会成为常态,看看美股,大部分退市都是主动私有化退市,因为人家觉得上市没有啥额外的好处,还要接受公众监督,不如退市算了,这也是美股走出一百多年牛市的重要原因之一。$招商银行(SH600036)$ $贵州茅台(SH600519)$ $万科A(SZ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