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czy710,(https://xueqiu.com/6308001210/301412975)
圭亚那项目是中海油2014年入股,2015年勘探发现原油,之后至2023年都是投入期(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直到2024年圭亚那项目三个油田投产后,投入和产出开始平衡,产出略大于投入,开始进入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的现金流收获期。虽然圭亚那油田是行业中利润最丰厚的优质项目,但巨大的投入拖了中海油现金流10年后腿。超深水油田前期投入巨大,资产过重,勘探开发周期特别长的缺点在圭亚那项目中完全体现岀来。
加拿大油砂矿是中海油2013年花巨资(当时的1000亿元左右)收购企业的核心资产,油砂矿开采成本高又遇到低油价,收购后长期亏损拖了中海油后腿,巨资收购使得资产很重+长期亏损,成为投资者的恶梦。
中海油其他收购的海外深水油气田也普遍存在收购价格高,资产重,政府税费高,利润不高的问题。
中海油渤海油田水深浅,投资少,资产较轻,投资回收快,成本低,盈利能力强,是中海油最优质的项目。
南海油气田浅水区投资少,资产较轻,但之前国内天然气使用量少,气价低,而南海气田占比高使得盈利能力受到影响,但也是中海油仅次于渤海的优质资产。随着近些年国内气价不断提高,南海油田的盈利能力快速提高。南海油田深水区的投入明显更大,资产变重(深海1号投资238亿元,是目前国内投资额最高的项目了),好在现在气价高,投资回收期短,盈利能力强。
中海油国内陆上煤层气投资很少,轻资产,再加上高气价,投资回收期短,盈利能力强。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中海油国内项目都是不用花钱收购,一次性投入少,资产较轻的高盈利能力项目(深海1号是重资产项目,但一次投入比海外项目还是少,投资回收期也更短)。对股东来说,国内项目轻资产高回报的特点非常有利可图。
美国页岩油开采本身也是轻资产项目,但油企高价并购使这些项目成为收购方的重资产项目(这点和中海油并购加拿大油砂矿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