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可疑情况,(https://xueqiu.com/8693031311/301237258)
中国会不会步日本后尘?中国与日本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的存在的差异:1.与中国“未富先老”不同,日本90年代经济和房产崩盘的时候,人均接近4万美元,属于“先富后老”。
2.日本土地私有,泡沫破裂前日本并不像中国地方政府那样依赖土地财政,泡沫破裂后虽然也面临财政收入减少的压力,但没有财政断崖。
3.汇率压力不同。虽然同样面临与美国的贸易战,但美国处理方式不同:对日本则采取“内部矛盾”的方式,对中国采取的是处理“敌我矛盾”的方式。美国解决与日本的贸易逆差的办法是逼日元升值,1985年广场协议前日元汇率250,1990年泡沫破裂时150,五年后日元升值至85。而美国这几年对中国贸易战的方式不是逼人民币升值,而是提高关税+脱钩断链,全面围剿。尽管中美贸易顺差巨大,但美国不仅没有推动人民币升值,反而通过金融战施压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从2021年6.3,贬值到现在的7.25。
4.出海的环境不同。日本泡沫破裂后,通过“大出海”战略,迅速完成从“贸易立国”向“对外投资立国”的巨大转变。到了1997,日本海外公司营业收入,已经占到总公司收入比重为 38%。到了2020年,日本海外子公司营业收入,已达到总公司营业收入近70%。当前中国5300家上市公司的海外营收能达到38%的不超过800家。日本企业当年的出海环境是相当友善的,但中国企业现在的出海行动,却遭到美国的围堵。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股市和楼市持续二十年下跌,被称为失去二十年。二十年间,日本政府也一直在“救市”,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出于对资产泡沫卷土重来的担心,救市政策始终保持“定力”,经济稍有好转便着急退出,保持定力20年,最终导致漫长的下跌。直到2012年安倍首相上任,终于不再保持“定力”,祭出安倍经济学大旗,以实现2%的通胀为目标,施行无限量宽松政策。日本股市和楼市正是在2012年货币政策放弃定力之后,才见到历史大底。
中日两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有许多相似点,同时差异也是明显的,这些差异将决定政策保持定力的时间不会相同。
#基金今日话题# #今日话题# #房地产# $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指数(HKHSI)$ $日经225指数主连(NKm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