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中报真没什么分析的动力,总体上仍然处于行业底部煎熬阶段。光说结论,MDI定海神针的作用愈发明显,TDI和聚醚价格低迷,拖累了聚氨酯板块的业绩增长。但增量在,毛利微增。石化还在周期底部磨蹭,但已见复苏迹象。18亿的毛利,比起去年同期8.3亿的毛利,已见改善。最不能理解的仍然是精细化工,销量从74万吨增加到92万吨,营收从112亿增加到130亿,毛利却从24亿下滑到21亿。毛利率掉到了16%。这个状态是去年的延续。精细化工和新材料是万华的第二条腿,万华的未来。石化搭台,新材料唱戏,一直是万华孜孜以求的。可哪里出了问题!连上游的石化都止住颓势了,你越往高附加值延伸的新材料反而越来越差,那你延伸的意义在哪?!这个状态持续一年多了,以前没有。可能需求终端实在太差了吧,越往后延伸日子越难。整体上看,毛利没少,利润下降主要原因在费用端。摊子越铺越大,费用相比收入不成比例增长,拖累了利润端。
相比挣钱的难,万华的债也着实让人后脊梁发凉了。惠誉给万华的评级下调不是没道理的。短借440亿,一年内到期长借110亿,一年内要还债550亿,长借510亿,带息负债一共1060亿了。现金只有346亿,中期分红还要16亿,手里的现金还有330亿可用。光550亿的短债还有220亿的缺口,靠经营现金流的输血将将能补上。然而,万华正处于大规模投资的关键期,开弓没有回头箭。往后几年,每年二三百亿的建设支出是不可避免的。万华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扩大负债规模。在行业低迷期,投资迟迟见不到回报的状况下,让人心惊胆战。万华已经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了,骑虎难下,在建项目不可能半途而废,周期底部还要熬多久不得而知,硬着头皮也得撑。
我越来越不懂万华了,对于万华的未来,我能看到的是MDI的天下无敌,产能还能往500万吨扩,增长空间还有100多万吨。收购的新疆巨力也一定会做出不小的规模,TDI也会天下无敌。其余的,完全看不到未来,新材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蓝图,我真的迷茫。对于万华,我在苦等景气周期的到来,我和万华的缘分只剩一个景气周期了。这个周期,应该快了。
本话题在雪球有59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