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可转债市场出现违约风险,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岭南股份分别公告称其发行的“蓝盾退债”和“岭南转债”无法按期兑付本息。蓝盾信息称公司银行账户和资产被冻结,资金短缺,无法偿还债券本息。岭南股份则表示公司货币资金不足,也无法偿还债券本息。这两起违约事件引发了市场对可转债投资风险的担忧,提醒投资者需谨慎投资,注意风险防范。
🤔 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其发行的“蓝盾退债”可转债本息无法按期兑付。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查封,资金严重短缺,无法偿还债券本息。蓝盾信息于2018年8月13日公开发行了538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简称:蓝盾退债),债券采用每年付息一次的付息方式,到期归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按契约,蓝盾信息本应于2024年8月13日支付“蓝盾退债”本金及最后一年利息,但截至公告日(8月13日),公司未能筹集到兑付本息资金,将无法按期兑付债券本息。
🤔 岭南股份公告称,其发行的“岭南转债”于2024年8月14日到期,但公司现有货币资金无法偿付“岭南转债”,导致“岭南转债”无法按期进行本息兑付。截至2024年8月13日,“岭南转债”剩余金额为48953.50万元,岭南股份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CC,“岭南转债”的信用等级为CC。岭南股份表示,公司正在寻求包括催收应收账款、变现资产,寻求股东或第三方支持合作等各种解决的渠道和方案,以保护债券持有人利益,目前正在多方推进,积极沟通,但后续进展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 蓝盾退债和岭南转债的违约事件,再次提醒投资者需谨慎投资可转债,注意风险防范。可转债虽然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但其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前,应仔细研究公司基本面、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因素,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投资。
🤔 可转债的违约风险主要来自于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如果发行公司经营不善、财务状况恶化,则可能无法按期偿还债券本息。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时,应选择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状况稳健的公司发行的可转债。
🤔 可转债的投资风险还来自于市场波动。如果市场下跌,可转债的价格也会随之波动,甚至出现亏损。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时,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投资,并做好风险控制。
🤔 可转债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可转债市场将更加规范、透明。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投资,不要盲目追涨杀跌,避免投资风险。
🤔 可转债的违约风险加剧,也提醒投资者需关注可转债的投资风险,并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投资者应选择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状况稳健的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投资。
曾经被认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可转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日前,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蓝盾退债”不能按期兑付本息。
其后,岭南股份也公告称,其发行的岭南转债无法按期兑付本息,出现实质违约。
蓝盾退债“退无可退”
蓝盾信息的公告称,该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查封,资金严重短缺,应于2024年8月13日支付的“蓝盾退债”可转债本息无法按期兑付。
信息显示,该公司于2018年8月13日公开发行了538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简称:蓝盾退债)。债券采用每年付息一次的付息方式,到期归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
按契约,蓝盾信息本应于2024年8月13日支付“蓝盾退债”本金及最后一年利息。但截至公告日(8月13日),公司未能筹集到兑付本息资金,将无法按期兑付债券本息。
公告称,鉴于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能按期兑付“蓝盾退债”可转债本息,债券持有人可自行通过相关司法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由于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可转换债券已出现实质性违约情况,该公司将依据《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的约定择机召集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敬请广大债券持有人关注相关公告。
岭南转债“难上加难”
岭南股份的公告称,“岭南转债”于2024年8月14日到期。目前岭南股份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CC,“岭南转债”的信用等级为CC。
截至2024年8月13日,“岭南转债”剩余金额为48953.50万元,岭南股份现有货币资金无法偿付“岭南转债”,“岭南转债”不能按期进行本息兑付。
现因“岭南转债”到期无法兑付本息,暂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
公告还称,2024年5月以来,岭南股份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货币资金现状,多次在公司披露的有关“岭南转债”的公告文件中对公司可能存在的兑付风险进行了风险提示。
近期,岭南股份正在寻求包括催收应收账款、变现资产,寻求股东或第三方支持合作等各种解决的渠道和方案,以保护债券持有人利益,目前正在多方推进,积极沟通,但后续进展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根据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规定,岭南股份董事会将尽快召集债券持有人会议。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