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8月14日
商场按头降价,LV不干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武汉多家高端商场推出了接近83折的促销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然而,LV 等多个奢侈品牌却拒绝参与,引发了人们对奢侈品定价策略的讨论。文章分析了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以及LV 等品牌为何坚持不降价的背后原因。

😄 **奢侈品市场面临困境:** 今年上半年,LVMH、开云集团等奢侈品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均出现下滑,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最慢的区域。同时,日本汇率暴跌,导致日本奢侈品价格更低,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和代购。 这些因素导致中国高端商场面临着客流和客户资源流失的压力,为了提振生意,它们纷纷推出了促销活动,甚至拉拢奢侈品牌参与。

😊 **奢侈品牌坚持高价策略:** 尽管面临着市场挑战,奢侈品牌仍然坚持高价策略,不愿意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它们认为降价会损害品牌形象,降低产品价值,违背奢侈品的本质。 奢侈品品牌希望通过保持高价和稀缺性,来维持其高端定位,并吸引那些追求梦想和渴望的消费者。

😉 **价格战并非奢侈品之道:** 高端商场试图通过价格战的方式吸引奢侈品牌参与,但这与奢侈品的基本原则相悖。奢侈品的核心价值在于稀缺性、独特性和高品质,而不是低价。 价格战可能会导致奢侈品失去其吸引力,并最终损害品牌价值。

😎 **LV 等品牌坚守初心:**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LV 等奢侈品牌仍然坚守自己的品牌定位和价值观,拒绝参与价格战。它们相信,只有保持高价和稀缺性,才能真正吸引那些真正懂得欣赏和追求奢侈品的消费者。 奢侈品品牌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平衡点,既要保持品牌价值,又要吸引消费者。

😮 **奢侈品行业的未来:** 奢侈品行业正在经历转型,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它们需要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积极拥抱数字化营销。 同时,奢侈品品牌也需要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LV拒绝了一波“泼天的富贵”。

这个七夕,以武商Mall为代表的多个武汉高端商场祭出了接近83折的促销活动,还将一众奢侈品囊括其中。不仅全武汉的消费者,甚至长沙、九江也有人慕名而来。

但LV很快就官宣它不会参加相关活动,随后一张武商Mall公告图片流出,上面不凑这个热闹的还包括了梵克雅宝、迪奥、Gucci、Prada、Miu Miu 等近20个品牌。

网传武商Mall公告。

01 最强王者的焦虑

作为本次事件的当事人之一,武商Mall在整个华中地区一直是最强王者一样的存在。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1992年上市成为了全国最早进入公开市场的商业企业之一,2007年在华中率先引入卡地亚、Hugo Boss等奢牌,强化了高端商场的定位,2021年销售额达到了150亿元,跻身全国购物中心Top 10,再加上在武汉50多年的历史,让它在当地消费者心里颇具分量。

但就算是这样有口皆碑的商场,现在也遇到了不小的坎儿。

它先是碰上了两个同样身经百战的对手,一个是把高端商场做成业界标杆、2021年在武汉开业的恒隆,一个是手握“全球店王”、今年7月刚开始在武汉试营业的SKP。这些商场不仅会分走原本属于武商Mall的客流,还可能分走最稀缺的奢侈品客户资源和紧俏商品的资源。

它当然也碰上了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大滑坡。今年上半年,LVMH在非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收入下滑了10%、开云集团下滑20%,就算是保住了增长的爱马仕,中国区也成了它增长最慢的区域。

截图来源:LVMH、开云集团财报

它还碰上了日本的汇率暴跌。有媒体统计过,日本大阪某商场的LV 热门款speedy20,退完税、折算汇率、再加信用卡和境外游平台的活动,到手价格大约是12580元,比国内专柜的16700元便宜了4000多,相当于打76折。这让中国游客和代购挤爆了日本奢侈品店,中国高端商场自然也就更门庭冷落。

武商Mall所属的武商集团早在2023年就已经力不从心,这年它的营收几乎和2021年的数据持平,没有什么增长,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31%到2.9亿元。

到了今年上半年,高端商场更是频频亮起红灯。

恒隆地产在内地的重奢商场整体收入下跌了4%,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上海恒隆广场收入下跌8%,租户销售额下跌23%。

太古地产旗下只有上海前滩太古里保住了业绩,其余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成都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和上海兴业太古汇的零售销售额分别下跌4%、17%、9%、4%和20%。

另一高端商场IFS的母公司九龙仓同样受挫,投资物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分别下跌了5%和6%。

成都国金中心。

为了提振生意,也为了在打到家门口的对手面前搏一搏,武商Mall在七夕前后开启大促。规则是满千返百,叠加10倍积分,算下来相当于打了83折。价格战的参战方还包括几乎同时开促的武汉恒隆,以及试营业中的武汉SKP,做法同样是购物返券+多倍积分,算下来同样在83折左右。

其实高端商场老用这套做法来做促销,只是一线奢侈品过往从不参加类似活动,但这次武商Mall称LV、迪奥、卡地亚会下场,武汉恒隆则拉上了爱马仕、Gucci、宝格丽等。

从目前信息看,这场奢侈品大促很可能是商场在自掏腰包。有业内人士透露,以联营模式运营的SKP,在促销时是商场和品牌各担一半成本,但对直营为主的武商Mall和武汉恒隆来说,促销成本通常是商场自己买单。

此外所谓的83折并非切切实实的硬折扣,消费者用正价购买商品后,需要凭购物凭证向商场兑换礼金券,最终在商场的其他门店中将券消费掉。相当于商场自己出一笔钱给其他门店引流。

至少从结果看,武商Mall想要的效果达到了,原本还有抠抠搜搜之嫌的中产挤爆了商场的中庭,据说就算是工作日,想进LV也要排队3小时。LV不但单店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热门现货还被一抢而空。

但这样的大Party,LV却不想一起玩了。

武商Mall的LV排队场景。

02 LV们的不将就

如果是论行情不好日子难过,奢侈品的日子比商场们好不到哪儿去。

因为皮具、腕表和酒都卖得不好,LVMH的老板阿诺特今年的净资产已经缩水了200亿美元,不但错失了世界首富的位置,还喜提“2024年财富蒸发最多的亿万富翁”。开云集团在上半年经历了经营利润腰斩,集团整体和主品牌Gucci的经营利润下滑都超过了40%。拥有Michael Kors、范思哲和Jimmy Choo的Capri集团在3-6月收入则下滑了13.2%至10.7亿美元,录得了1400万美元的亏损。

这些品牌表现最差的市场无一例外是中国,它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客人来提振销量。武汉那些商场也用行动实际告诉了品牌,只要给出适当优惠,中国人仍然有无穷无尽的热情和购买力。

但对这些奢侈品牌来说,它们可以卖几百块一只的口红、上千元的香水墨镜和丝巾,可以加大和普通品牌的联名频次,却绝对不愿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从而丢掉了高攀不起的高端定位。

Vincent Bastien曾经在《奢侈品战略》这本书中列下了很多行业铁律,包括奢侈品不能一味迎合消费者,不能急于扩大消费群体,不能轻易让客户购买到,还需要尽量区分开客户与非客户、大客户与小客户,以及让产品的销售价格总是高过实际价值。如果做不到这些,奢侈品就会变得无关梦想和渴望。

所以当高端商场想用一种类似传统营销、大众商品价格战的方式拉奢侈品入伙的时候,恰好所有动作都违反了奢侈品基本法。

在超乎常理的萧条里,LV们仍然选择了坚守超乎常理的价格,等待人们超乎常理的热情。

它们并非不知道现在是 “很坏的时代”,只不过真到了要违背祖训加入价格战时,那恐怕才是“最坏的时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消费巴士”,作者:消费巴士,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奢侈品 价格战 高端商场 LV 品牌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