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8月14日
悲观的诱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为什么在市场环境不佳时,人们更容易被悲观情绪所吸引,并解释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作者从人类大脑的进化机制、确认偏差、历史终结错觉等方面分析了悲观情绪的根源,并以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的例子说明了长期视角的重要性。文章还强调了市场、企业、国家等组织的自我改善能力,以及克服悲观情绪的方法,包括降低预期、努力实现目标、知足常乐等。

😄 人类大脑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形成了对负面信息的更敏感反应。这是为了确保生存和避免潜在的危险。将威胁视为比机遇更加重要的生物有更好的生存和繁殖机会。 而且,悲观主义经常披着批判性思维的外衣,也比乐观主义容易成为人们愿意接受的叙事。 大脑的这种思考方式,加上“确认偏差”让人们更愿意寻找与自己信念相一致的信息,这给市场的投资者带来了麻烦。投资者不仅对悲观情绪反应更快更强烈,时间更长,也经常忽略可能发生的好的变化。

🤔 对于悲观主义往往会默认当前的环境会持续下去,或者更差,而不会变得更好。 然而,任何组织:市场、企业、国家,只要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就会不断改善。在萧条时期,为了降本增效,促进发展,政府和私人部门都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商品高效、低价和需求稀缺性也激发了生产率提高的创新创意。 只不过,这种改善,会经历一定时期的阵痛,以及脱离出大众焦点之外。 只要这种不断改善在发生,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之间的区别也只在于时间范围。

😊 克服悲观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把时间跨度拉长。还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来自芒格的人生建议:降低预期,努力把它实现,知足常乐。 斯蒂芬·霍金,患有无法治愈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科学家。在面对《泰晤士报》的采访时说:当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降低到零。此后的任何东西都是额外惊喜。 很多时候,我们的悲观,来自过去一段时间的好日子过去了。往日辉煌似乎不再。 而对每个人来说,预期打的太高,意味着即便是最佳的收获,你也会感觉是稀松平常。 8年前,我问一个海外大型共同基金的管理人,在中国为什么展业不顺。他跟我说:中国的投资者,有房地产的快速升值,和理财产品超过10%的“无风险“收益作为标杆。没有年化20%的投资回报,他们根本就看不上。 这个时代,已经彻底离我们远去了。 降低期望,可以缩小预期与实际回报的差距。乐观的说,这也许是即便市场悲观的时候,投资者依然坚持下去的原因。 预期事情不会好,是在环境不好的时候获得惊喜收获的最佳方式。

来源:雪球App,作者: 他山之石观投资,(https://xueqiu.com/5576967176/300974036)

昨天的文章《病树前头万木春》发出来后,后台收到不少反馈。有人虽然有乐观的种子,但是似乎总能找到让自己悲观的理由。

今天,就讨论一下悲观为什么比乐观更诱人。

这个环境,告诉别人将会变好时,很多人可能会对你不屑一顾,或者持怀疑态度。

“喝多了吧?“

”是不是被收买了?“

关系好点的,会拿出一大堆理由反驳你。

但是如果表达悲观情绪,很多人会听的全神贯注,并纷纷献上补充理由。

我们不能说人们愿意听到环境会更差,这是天生的。人类大脑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形成了对负面信息的更敏感反应。这是为了确保生存和避免潜在的危险。将威胁视为比机遇更加重要的生物有更好的生存和繁殖机会

而且,悲观主义经常披着批判性思维的外衣,也比乐观主义容易成为人们愿意接受的叙事。

大脑的这种思考方式,加上“确认偏差”让人们更愿意寻找与自己信念相一致的信息,这给市场的投资者带来了麻烦。投资者不仅对悲观情绪反应更快更强烈,时间更长,也经常忽略可能发生的好的变化

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里米·西格尔,以投资的乐观主义闻名。

2011年,市场尚未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而通胀又开始抬头。不过,西格尔看好股市。他纵观所有漫长的历史时期,发现股市在出现类似特征后,都产生了正回报。一位记者反驳说,在过去的十年里,指数依然是负回报。

是的,2001-2011年间的回报率的确很差。但西格尔并不关心10年的回报。对他而言,这个时间太短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20年,1991年至2011年,市场的表现实际上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过去十年市场的确表现不佳。但这只是因为美股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了不合理的高回报。过去10年的表现则抵消了前10年的回报。

之后的市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知道了,市场之后上涨了超过10年,是美股历史上又一次排得上号的大牛市。悲观主义的想法很诱人,但最后的胜利往往属于乐观主义。

西格尔回避悲观主义,不是因为他认为坏事不会发生,而是因为他观察的角度比大多数人的时间跨度更长。

变与不变

另外,对于悲观主义往往会默认当前的环境会持续下去,或者更差,而不会变得更好。

然而,任何组织:市场、企业、国家,只要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就会不断改善。在萧条时期,为了降本增效,促进发展,政府和私人部门都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商品高效、低价和需求稀缺性也激发了生产率提高的创新创意。

只不过,这种改善,会经历一定时期的阵痛,以及脱离出大众焦点之外。

只要这种不断改善在发生,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之间的区别也只在于时间范围。

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苦尽总会甘来。尽管人们意识到过去市场改变的能力有多么强大,但我们很容易低估我们未来改变的能力。这称之为历史终结错觉(The end of history illusion)

历史终结错觉是一种心理错觉。尽管我们认识到市场曾经过去的发展,但我们无法意识到未来将继续变化。

人们倾向于意识到过去发生的变化,同时低估了它们在未来会发生多大的变化。由于短期冲击比长期收益更频繁、更近期,悲观主义也听起来比乐观主义更聪明。

这就是悲观主义如此诱人的原因。

而且,在商业和投资中,很多时候必然会被推向极限。而到达极限后,必然会经历波折和调整。企业和市场的周期也往往是这么来的。

如果投资者低估或者无法意识到经济、社会和人适应这种波折环境的能力,看起来糟糕的事情都可能被“推断“会进一步演化为灾难。投资者的悲观情绪也会逐步培养出来。

如果愿意静下心来回忆过去20年发生的事情,会发现当时觉得“完了“的感觉,发生过很多次。

2008年金融危机,那时候国内没什么感觉,但是国外金融市场要“完了“。FICC这些活在金融食物链顶端的人,都变成了”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2012年-2013年,建国底被认为筑牢后,时隔半年又被击穿。

2015年-2016年的股灾,钻石底、儿童底、婴儿底,探底的过程仿佛无穷无尽。

……

这仅仅是股市,如果说到经济、产业,这种悲观情绪出现的频率更高。

每一次过去的市场崩盘,回过头看都是机会;但当前的每次市场悲观环境,让人看起来到处是风险。

悲观的原因,往往是我们在这种环境中假设未来不会发生变化,或者社会无法适应。只要回顾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过去几十年开放的经历告诉我们,“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句话恰如其分。

但是,说服投资者相信未来的变化,却很难做到。因为悲观情绪很容易被抓住。

克服悲观

上面已经说过,克服悲观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把时间跨度拉长。还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来自芒格的人生建议:

我只能给你们一条建议,降低预期,努力把它实现,知足常乐。

斯蒂芬·霍金,患有无法治愈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科学家。在面对《泰晤士报》的采访时说:当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降低到零。此后的任何东西都是额外惊喜

很多时候,我们的悲观,来自过去一段时间的好日子过去了。往日辉煌似乎不再。

而对每个人来说,预期打的太高,意味着即便是最佳的收获,你也会感觉是稀松平常。

8年前,我问一个海外大型共同基金的管理人,在中国为什么展业不顺。他跟我说:中国的投资者,有房地产的快速升值,和理财产品超过10%的“无风险“收益作为标杆。没有年化20%的投资回报,他们根本就看不上。

这个时代,已经彻底离我们远去了。

降低期望,可以缩小预期与实际回报的差距。乐观的说,这也许是即便市场悲观的时候,投资者依然坚持下去的原因。

预期事情不会好,是在环境不好的时候获得惊喜收获的最佳方式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悲观 乐观 投资 市场 预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