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8月14日
爱吃不爱动?原因找到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观察小鼠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发现食欲素信号影响其在美食与运动间的选择,且人类可能也受其左右。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游乐场’,让小鼠在10分钟内自由探索,小鼠大多时间花在跑步机和食物上,有草莓奶昔后,小鼠干饭时间减少,选择甜品,但在跑步机上时间未减,爱吃又爱动。

😮当给部分小鼠注射药物almorexant后,它们跑步时间减少一半,光顾草莓奶昔时间翻倍,从爱吃又爱动变成爱吃不爱动,因药物影响大脑中食欲素信号。

🤔人类和小鼠有同样的食欲素受体,作用几乎相同,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在美食与锻炼间的决定可能受食欲素信号影响,其还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相关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周末了,想要放松一下,是去餐厅美美地吃一顿,还是去游个泳撸个铁?再或者约朋友聊聊天,或干脆窝在家里睡大觉?你立刻想到的第一选择是什么?

对于大脑来说,运动、美食都会促进“快乐激素”多巴胺的释放,从而获得满足感,不过有些人更偏爱运动,有些人则觉得美食的诱惑更大。是什么在影响大脑做出抉择呢?

在《自然-神经科学》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把类似的场景搬进了实验室,来观察小鼠的选择,同时深入分析它们的大脑。

为此,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游乐场”,里面安排了跑步机、食物、新奇的玩具、同性小伙伴等8个不同的项目,让小鼠在10分钟的时间里自由探索、自由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小鼠大部分时间会花在跑步机和食物上。不过,当食物选项不再只有普通的鼠粮,还加入了甜甜的草莓奶昔后,小鼠花在干饭上的时间大幅减少,转而选择甜品,它和人类一样更喜欢含有大量糖和脂肪的草莓奶昔。但令研究人员颇为意外的是,即便有了甜品的诱惑,小鼠花在跑步机上的时间并没有减少,它们仍然会积极主动地自愿奔跑,美食与运动快速交替,爱吃又爱动

实验示意图:在有奶昔(HPF)的情况下,小鼠花在跑步机和奶昔的时间一样多(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但这不是全部。

当研究人员给一部分小鼠注射了药物almorexant后,小鼠进入“游乐场”后的选择发生了变化:尽管“闲逛”的总距离没有减少,但去跑步机上跑步的时间减少了一半,也就是说,动物的一般运动能力不受影响,但不再积极自愿地锻炼了。与此同时,它们不断光顾草莓奶昔,花在美食上的时间翻了一倍。

从爱吃又爱动变成了爱吃不爱动,仅仅是因为注射了一种药物,而这种药物影响的是大脑中的食欲素信号。食欲素是一种神经肽,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类激素,通过激活广泛分布在多个脑区的两种食欲素受体发挥作用。当药物阻断了两种食欲素受体后,小鼠去运动还是去吃甜品的决定被改变了

用药物阻断两种食欲素受体后,小鼠在可口食物与主动锻炼之间的即刻决定发生了变化(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人类和小鼠拥有同样的食欲素受体,食欲素受体发挥的作用也几乎相同。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在美食诱惑与自觉锻炼之间做出决定时,很可能也受到了食欲素信号的左右,大脑中食欲素受体的活性促进了积极主动的锻炼,同时克制对美食的追求。

尽管名为“食欲素”,这种激素其实不只是调节食欲和进食行为,还参与了睡眠和觉醒、抑郁和焦虑、药物成瘾等多种生理过程。有些人可能因为遗传因素而食欲素系统受到破坏,有些人可能因为失眠或精神疾病使用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在这些情况下,人们对进食和运动的选择是否会受到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食欲素信号 小鼠实验 美食与运动 生理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