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汤诗语,(https://xueqiu.com/5519392453/300936563)
7月份社融数据公布了,好像大家都懒得评论了。不过数据倒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银行狂买国债:贷款实在弱,居民和企业又在冲存款和理财,银行真没多少地方可以配置这些钱了。但其实没这份数据,多数人也猜得出来原因,只有少数脑子不怎么好使的人会去相信自媒体的什么银行做空中国啊(做空中国,行领导脑子不要了吗?),什么央行在下一盘大棋啦,之类的。不过,说实话,这几十年来,我还真不记得发生过类似情况(谁记得有类似情况的,可以来补充),一般来说,银行肯定是更愿意放贷款的,因为贷款赚钱多啊!2%的利率收存款,4%的利率放贷款,赚2%的息差,只要风险控制得住,那就躺赚,舒坦啊!买国债的话,息差恐怕也就0.5%甚至还不到,还承担期限错配的风险,正常情况下没谁会狂买国债;而且,前面几十年都是这样的,银行都在拼命吸收存款,甚至不惜高息揽储且送大量礼品(只要收到存款,就不愁放不出去,那就有得赚),但现如今,情况真变了。更有意思的是,新闻报导说操纵国债的是苏南的小银行?这就更有意思了,要知道,那里民营经济发达,一向是资金需求方,那里的银行甚至能常年做出来3%左右的净息差,到现在,它们不要3%的净息差,却买0.5%息差可能都不到的国债,这是不是很有意思的行为艺术?$中证银行(SZ39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