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结束了,如果盘点过去一段时间的奥运印象,和那些选手摘得奖牌的高光时刻同样引人关注的,是中国选手们彰显个性的赛后发言。00后小将们凭借有话直说、拒绝煽情的活人感,俘获了广大网友,为此次奥运增添了不少新看点。
全民奥运的热潮下,大众对运动员的审视也从唯成绩论转向真实的人。赛场夺金固然值得庆贺,但运动员们制造的爆梗话题,展现的鲜活个性,正在成为新一代所追求的精神符号。
01 奥运活人,挤满巴黎
自从00后射击组合黄雨婷、盛李豪夺得中国队首金,本届奥运会就开始画风突变:在一贯严肃的央视新闻里,“一条姐”“干饭哥”的微博昵称水灵灵出现,给大家带来了亿点点震撼。
本尊尴不尴尬不知道,反正热心的网友们已经在评论区替几位用脚抠地了。
初次领略年轻人抽象的精神状态,观众们显然还是准备不够充分,而更缺乏心理准备的是那些提前准备好问题的记者。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国际赛事获奖后,中国运动员的发言往往呈现制式化。但随着年轻一代运动员越来越自信,这种不苟言笑式的采访环节在巴黎奥运上彻底终结。
回答问题之随性,让那些还在按部就班的记者猝不及防。
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上,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再破世界纪录强势夺金,成了各路记者争相采访的香饽饽。
而他在采访时所展现的松弛感,被一众网友封为“古希腊掌管采访的神”。
赛后访谈中,不懂人情世故的潘展乐先是把对手查尔莫斯“卖了”,说自己打招呼被无视,教练还被其他队溅水花,感觉“有点看不起我们”。
说完后,还后知后觉找补了句“这能说吗”,有种淡淡的幽默和疯感。
在一档针对冠军选手的采访中,当被主持人华少被要求用家乡话介绍一下自己时,潘展乐回应说“我不会说家乡话,只会说普通话。”
当被问及像什么动物时,潘展乐答道,像人。
当被问及如何保持身材时,潘展乐直接不耐烦地回道:问的什么问题,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每天都训练,肯定不用保持都身材很好呀!
娱乐圈叱咤风云多年的华少,就像是刚从罗刹海市回来的商人,潘展乐充满自信、毫不矫情的回答,反倒掌控了整个采访节奏。
隔壁全红婵也是勇猛00后的主力,突出的性格魅力是率真自由。
跳水天才名声在外,社牛全姐却只想做自己。她总是背着满载玩偶的痛包,一边公开追星黄子韬,一边催更《斗破苍穹》。
当记者问“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但实际上你累吗?”时,全红婵更是化身反矫情达人:“这话问的,谁不累呀!”
时代变了,大家现在爱看活人,真实搞笑的人设最有观众缘。
比如梁伟铿和王昶的梁王组合,就是出了名的羽毛球界“流氓”喜剧人。靠着座椅品鉴和偷场等笑料火速出圈,微博人均增粉百万。
“看起来很强又不靠谱”的哥俩,首征奥运斩获双打银牌。不走搞笑路子,也能凭实力和气场让人闭嘴。他们不是在故意打造人设,而是追求做真实的自己。
巴黎奥运会,绕不开郑钦文,她同样代表新一代体坛偶像的强大和自信。
21岁的年纪,她就创造了亚洲首位女网单打奥运冠军的历史,焊牢Queen Wen的皇冠,并把自己的名字闪亮地留在了巴黎。
夺金之后,郑钦文就奔赴下一个战场开始训练。但她把女王式发言留了下来:
“这是梦想的顶级舞台,能够体验我在这一刻体验到的感觉,你们会发现人生不虚此行”。
自信张扬,在这些00后运动员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的对决之外,大家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活人。
02 热点不断,全民追星
过去半个月,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沈腾一样“起早贪黑刷微博”,睁眼就是看奥运。
每场输赢和实时动态,赫然挂在热搜上。大多数不看奥运直播的人,只瞅几眼金牌榜和视频切片,就能迅速抓取关键信息。
自巴黎奥运会开幕以来,霸榜热点持续不断,相关话题N连爆。据微博数据显示,巴黎奥运会期间,共有5521个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运动员总互动量超过1.07亿。
莎头组合混双夺金、樊振东男单大逆转,每场都看得人惊心动魄。
备受期待的还有“跳水梦之队”,中国队今年包揽8枚金牌。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也再度成了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前有射击谢瑜“一枪击破家徒四壁”,后有举重李发彬再现“金鸡独立”。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赛点热度爆棚,真正实现了全民追奥运。
除了一众夺金的运动员,小众的运动项目和未能夺金的运动员们,也分到了更多注视的目光。
唯金牌论的声量淡去,大家转向更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更真实的人。
一方面,国民心态变了,舆论倾向柔和包容:邓雅文夺金带火了冷门的自由式小轮车;举重队的“三朝元老”石智勇三次试举失败无缘奖台,却在凌晨4点收到了全国网友的鼓励。
国人依然渴望奥运的荣耀,但开始放下夺奖执念。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更接近于纯粹的奥林匹克精神。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给到了具体的人。即便未能夺金,被称为劳模的张雨霏、美强惨的张博恒、张扬热烈的吴艳妮,都获得极高的人气。
原因很简单,喜欢他们的观众,并不视之为拿奖工具,而是真欣赏其经历和特质。
大众在微博上的热议话题,也不再局限于体育本身,内容更具多样化和趣味性。
当曾遥不可及的奥运走进每块手机屏幕,人们也不喜欢造神了。更接地气、更贴近真实生活,成了评判运动员的新标准。
据统计,年轻的体坛偶像们九成以上都有自己的微博,中国参赛运动员总粉丝量达2.3亿。
从出征巴黎到最终夺冠,郑钦文每次胜利都会在微博更新记录,当上了广大网友的顶级电子朋友。潘展乐也多次发博,和队友点赞互评之余,小孩哥还忙着发九宫格给自己庆生。王昶和郑思维则直接发了一首《告白羽球》,被网友戏称难听到“告别地球”。
除此之外,还有一水儿的搞怪自拍、撸猫美照、赛后小作文,被追逐的新星们用花式整活儿回应网友的热情,不失俏皮真诚,双向奔赴就在这一刻完成闭环。
对很多网友来说,与运动员共享荣光和磅礴生命力,是感受生活的新鲜通道。
而从运动员的角度看,观众对自己的肯定,也需要用心去回馈。
遥遥相望,最好的距离就是彼此成就、互相欣赏。
03 体育明星的掘金之地
巴黎奥运会,观众看的是热闹,而流量时代,注意力即经济。
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被压缩进一个奥运周期内,所展现的能量就会无限放大。运动员的服饰、用具等消费行为都会被大众所模仿,从短期带货的效率上看,奥运选手可以秒杀一众主播。
最直观的体现是,微博热搜和淘宝热卖产生了奇异的同频共振。
全红婵的丑鱼拖鞋在淘宝销量周环比飙升1396%;郑钦文夺金当晚,同款网球拍也登上淘宝热搜,一晚上产生了超153万加购;就连翻红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款背包也冲上淘宝热搜,商品搜索激增114%,带动相关店铺3天销售额翻600倍。
公众热情迅速转化为消费动力,“樊振东夺冠后乒乓球卖疯了”等话题也频繁登上微博热搜。
放眼全球,体育明星都是品牌最为青睐的代言人。对于运动员来说,大部分人短暂的职业生命里,始终伴随着伤痛和不确定性,无论是巅峰时期还是退役前后,关键赛事带来的流量价值,都是他们必须把握的一桶金。
事实上,能被大众看见、被品牌认同的,其实也只是少部分幸运儿。在社交平台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交账号,积极地参与品牌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各大品牌来说,在奥运会找体育明星代言,也是摆在明面上的好事儿。娱乐明星爱塌房,不如找体育明星盖地基。无论是从短期影响力,还是长期的口碑,奥运健儿都优于前者。
品牌也有前车之鉴。例如Prada代言人的经典6连塌后,品牌紧急官宣与中国女足合作,才成功挽回一波口碑。所以这届巴黎奥运会,不少品牌闻风而动,纷纷赛前押宝“00后”运动员。
00后大本营的“跳水梦之队”,赛前就与美妆、服饰、奶业等领域多个品牌方达成合作,赚得盆满钵满。
游泳队的“飞鱼孩子”潘展乐,赛前就已手握超过6个品牌的合作,包括携程、伊利、曼秀雷敦等知名品牌,还登上了杂志封面。
也有不少品牌,盯上的是特定项目的受众人群。赛前就押宝郑钦文的高端品牌,看中的更是网球项目覆盖的高净值用户。
众所周知,网球项目消费门槛较高,背后是一众高净值收入人群,每年的温网就是全球老钱名流聚会。
品牌方纷纷下注郑钦文,未必是着眼于决赛的输赢,而是想要牢牢抓住网球爱好者的注意力。
跟随比赛进度,运动员的表现还在为其商业价值添砖加瓦。
奥运首金让郑钦文商业价值井喷,她夺冠后微博连更3条品牌合作动态,但等着排队的金主爸爸们,可能已经排到法国。
签约IMG,21岁成为亚洲传奇,只能说Queen Wen的钱途不可限量。
两次夺冠的潘展乐,凭采访出圈后热度也力压一众内娱顶流,就连给他剪头发的Tony都被挂在热搜上,分了波爆单的泼天富贵。
仅奥运前后,出现在他个人微博的品牌就高达8个。在潘队生日当天,各大金主更是列队送上祝福,蹭一波免费宣传。
但并非所有站在金字塔尖的运动员,都能有这样的收获。竞技比赛的残酷,比起商业还要略逊一筹。
00后射击运动员谢瑜,夺金之后缺乏爆梗话题,到现在还没吃上流量这口饭。别人商业代言接到手软,谢瑜还在忙着为家乡代言,推荐大家去吃贵州怪噜饭。
也难怪微博网友们看起来比本人还急,纷纷主动为他找代言,才有品牌愿意伸出橄榄枝。
奥运会办了这么多届,有实力没话题的运动员很多,至少在今年,大家还是看到了谢瑜。
事实上,被大众关注,就已经超越了90%的选手。像谢瑜这样的运动员,才是被商业忽略的大多数。
大家为他们争代言,不过是真诚祝愿这些体育健儿能有更好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作者:李果果,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