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2024年08月13日
文脉华章|翰墨灵韵 斯文在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和推动下,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从书法教育的普及到数字化传播的创新,中国书法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书法艺术,将其视为中华文化瑰宝,并多次强调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总书记都积极参与书法活动,并鼓励青少年学习书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国书法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书法教育热潮持续升温。‘美术与书法’成为一级学科,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书法课程,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书法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书法也开始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介实现了广泛的传播。从电子化数字化呈现到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新颖活泼的电视节目,书法艺术的传播形式不断创新,吸引着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书法。

💡此外,一些博物馆、美术馆还推出书法主题的文创产品,将书法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人能够感受书法之美。一些年轻设计师也从书法艺术中汲取灵感,设计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饰品、摆件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中国书法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目光,成为展现中华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文化名片。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幅书法,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中国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中国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它以笔墨为魂,以文字为骨,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展现中华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精气神。

  2009年,中国书法(指传统软笔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习近平总书记对汉字和中国书法艺术尤为关注。

  在正定工作时,得知一位同事毛笔字写得不错,习近平特地让他帮忙写了两幅字——“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挂在了办公室里。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这是总书记观看学生书写的毛笔字。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考察时,总书记观看了书法社团的学生们书写古训警句:与人为善、精忠报国、大公至正、诚信为本……总书记称赞孩子们写得好,并殷殷勉励:“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

  2015年9月,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总书记留下亲笔签名。“写的行书,非常好看。”贵州毕节实验学校副校长段雪梅看到回信之后说。

  在地方考察时,总书记也常常与书法爱好者们互动交流。

  2023年12月,总书记来到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考察。当天,70岁的社区居民刘路明正在社区文体活动室同大家一起练习书法。总书记走到他身边,看到他写的“爱我中华”四个字后给予了肯定。

  “书法既能提高文化素养、陶冶心情,又能养浩然之气。”总书记深情表示,“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像你们写的作品一样,‘爱我中华’!”

  中国书法,一字一词见文化,一点一画现法度。

  新时代以来,在教育领域,书法这一学科的地位不断提升,“美术与书法”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书法热”特别是“书法教育热”不断升级,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扇窗、一座桥。

  2017年6月5日,来自青岛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外国留学生在展示现场完成的书法作品。

  2015年,绍兴文理学院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设立国内高校首个海外书法学堂。至今,该学院已在新西兰、瑞士、泰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和机构设立11个海外“兰亭书法学堂”, 累计覆盖国外合作院校师生及当地民众逾万人,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国际传播的一张金名片。

  笔墨当随时代,书法艺术的传播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书法的文化艺术之美也开始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介实现了广泛的传播。2019年8月,“字载中华——中华精品字库工程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首次发布王羲之行书、颜真卿楷书、柳公权楷书、苏轼行书等12款中国历史名家的字体。

  从传统书法的电子化数字化呈现、到丰富多彩的展览、凝练厚重的纪录片,再到新颖活泼的电视节目,推陈出新的呈现形式唤起大众对书法艺术的向往与追寻。

  此外,一些博物馆、美术馆还依托馆藏碑帖等精品,推出抱枕、文件夹、帆布袋等文创产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能够感受书法之美。一些年轻设计师也从书法艺术中汲取养分,结合时代审美风尚,创新设计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饰品、摆件等。

  传统与潮流融汇,中国书法在创新中发展,在岁月中演化出万千气象,续写千年文脉的同时,也书写着新时代中国精彩的中国故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书法 文化传承 艺术传播 数字化发展 文创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