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小马不插电,(https://xueqiu.com/4237633613/300833737)
余董事长在中期会上分享了经营情况,也表达了股权激励方案是认真科学设计的结果,不是随便喊百亿口号,三年目标不会变。其实喊话在现在这个市场环境肯定是没太大作用的,大家都不见兔子不撒鹰,但通过余董对各项事务的沟通交流,能看出这届管理层是瞄准业务的,这至少跟姚老板瞄准股价和地价是两码事。
1. 今年的股权激励目标不变
今年营收目标为57.6亿,按此目标,下半年的营收目标是31.4亿,环比增速20%,同比增速26%。营业利润上半年完成4.4亿,同比增速有20%,销售毛利今年保持在36%以上,主要是采购成本下降。国资有采购优势,未来仍有提升空间。所以单说营业表现是不错的,全年经营利润目标完成难度不大。
2. 上半年净利润表现不佳有销售费用失控原因。
这是余董自己的说法,财务指标支持上述说法。上半年销售费用2.83亿,同增26%,多了0.6亿,但一季度销售费用只有1.15亿,同比减少。如果二季度加上这部分,净利有1.63亿,同比从降低33%变成增长7%,上半年从同增14.5%变为同增33%。降本增效对中国企业来说不是最难的,这块不用过于担心。
费用失控的原因主要是组织结构调整,原来费用要总部批,现在是下放地方事业部总包,这样可以提高组织效率,提升积极性,但目前各部门还没理顺这个变化,公司的财务系统也没有及时更新,导致暂时的实控。这个说法咱们信与不信都无所谓,但只要相信这个钱的流失是短期的问题,就不用太担心。
3. 改革和组织调整还没有自上而下传导到位/改革阵痛
余董说部分基层城市经理对公司改革的理解甚至不如经销商,还没走出上面下任务下面完成的老路子,也导致压货节奏失调(一季度业绩大好,国人还是太热爱开门红了),总部在压货问题上也有失察,不知道下面的具体情况。
公司的策略是先保存量再做增量,但是改革暂时起到了反作用,华南大本营销量掉的最厉害。公司反思后决定华南地区先不做颠覆改革。增量从渠道开拓角度还不错,但是需要时间显示在业绩上。新管理层的渠道资源非常丰富,原先啤酒的渠道经过半年磨合,目前基本上开始理顺工作要求,余董事长对三季度上量有信心。公司目前重点是西南区域,总经理余向阳之前在西南深耕多年,会打造示范区域,跑通新模式后全国复制。
还有一个问题是公司有部分员工有躺平心态,认为经济环境太差努力没用,也影响到了二季度表现。这个太正常了,不做赘述。余董说酱油本身行业集中度还不够高,机会很多,会持续在内部调动员工积极性。
还要继续改革经销商组织分级管理,目前营销队伍1000人,首轮竞聘效果有限,持续开展竞聘选拔人才。
4. 餐饮渠道开拓进展
厨邦之前做C端为主,啤酒经销商开拓了很多餐饮渠道,但遇到不会做柔性定制产品的能力短板,过去公司研究部门的策略是跟随海天的产品线,很少做定制产品,未来这方面要重点研究,满足餐饮、大B端的需求。中炬作为国企在B端有优势,目前在谈的有保险公司赠品、军方后勤、航空公司餐饮等几个大项目。B端渠道建设其实是中炬亟待挖掘的金矿,这方面海天是老师,还是可以学习。
5. 土地剥离和并购标的
土地未来最理想是土储收储,但短期不现实,政府没钱。公司认为合理的土地价值不应低于政府收储价格。目前与土储签署协议收储50亩,550万/亩,还有160亩铁路沿线土地预计10月31日前完成储备(总价约9亿)。今年收储获得的补偿款会用来分红。按这个价格,总约1400亩地值近80亿。住宅用地未来也会通过政府寻找开发商进行开发/储备。
并购标的方面,目前市场环境不好,IPO排队项目很多,中炬国企背景、与政府和证监会关系好(毕竟上市年份久),介绍过来很多优质项目,但公司本身对收并购配置的人力资源有限,好在余董事长本身投融资出身,两个新副总原先也在华润投资管理部,鼎晖也帮忙,并购一定会优中选优。
另外子公司美味鲜的少数股权收回下半年会解决,余董说结果会比预想的好。
6. 宝能股权流拍
主要是价格因素,起拍价高于当时的收盘价,这个之前聊过,市场显然担心过头。公司会考虑合理的价格收回,集团有增持意愿。
总结下就是改革阵痛在所难免,一季度业绩表现好过头是透支二季度业绩的,实际上整个上半年营收持平的情况下扣非净利还有14.5%增速,现金流大幅改善,毛利净利有所提高,北水上半年大幅增持28%(海天是微增,千禾是减持),现在担心中炬的业绩是没用太多必要的。总市值145亿的中炬,手里拿着几十亿当量的土地(未来多年有机会持续获得补偿款用于增厚分红),在今年的经济形势和没有理清新组织架构和渠道关系的情况下获得14.5%的扣非增速,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可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