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8月12日
LV“被迫”降价,高端消费也不行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武汉三家高端商场打响价格战,奢侈品市场遇冷,部分品牌降价,LV已叫停打折活动,此举引发行业对价格战的讨论。

🎈武汉三家高端商场武商MALL、武汉SKP、武汉恒隆广场通过补贴方式展开价格战,包括LV等奢侈品牌参与,部分商场折扣力度达83折,吸引大量消费者,如武商MALL的LV门店单日销售额破5000万。

💔奢侈品市场遇冷,太古地产、恒隆地产等财报显示销售额下滑,消费力稍逊的客户对奢侈品消费更谨慎,倾向海外购物,各大奢侈品集团业绩也受影响。

📉为刺激需求,部分奢侈品‘第二梯队’品牌降价,如Burberry、Saint Laurent等,而‘第一梯队’品牌仍坚守涨价策略,但涨价策略‘反噬’品牌业绩。

🚫LV紧急叫停打折活动,称有损品牌形象,武汉这场价格战引发关于其是否为商场‘自杀行为’的讨论,有观点认为高端会员一对一服务才是上策。

高端商场价格战,最先从武汉「打响」。

上周末,武汉武商MALL、武汉SKP以及武汉恒隆广场三家高端商场通过补贴的方式,打响了高端商场的价格战,由于补贴对象包括LV等奢侈品牌,再加上部分品牌此前并不参与商场活动,因此这也被视为是顶奢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首次「降价」。 

01‍ 武商、SKP、恒隆「三方会战」

在社交种草平台小红书上,以「武汉」作为关键词搜索,最先跳出来的就是「武汉LV」,并且分享笔记已经超3万篇,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消费者的购物热情。 

根据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分享购买体验来看,由于恒隆、武商LV8.3折,「历史最低价」的折扣力度引发了现场排队热潮,排队3小时成为「基本操作」。 

《联商网》查阅三家商场微信推文,其中武商MALL的活动为VIP10倍积分,国际名品满仟返佰,相当于83折;武汉恒隆广场则满1万返1500,满5万返7500,叠加5倍积分,也相当于83折;武汉SKP满千返百、叠加10倍积分的政策,相当于83折,但部分品牌例外,其中LV为3倍积分但不参加满减。 

虽然并不是直接折扣,但是消费者正价购买后可以凭购物小票等凭证兑换商场礼金券,这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根据LADYMAX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武商MALL的LV门店单日销售额破5000万,门店热门现货已经全部售空,目前下单需要预订。  

事实上,武汉并不乏「重奢场」,位于武汉武广商圈的武商MALL凭借着LV、Prada等一线奢侈品和「亿元」高化门店,坐稳了「华中第一」,再加上一街之隔的恒隆广场、K11以及国金天地,共同打造出来的「武广商圈」始终是武汉人购物首选。 

不过,随着武汉SKP在7月13日试营业和7月26日正式亮相后,打破了武广商圈「一家独大」的局面。 

图源/武汉SKP

据悉,武汉SKP成功引进CELINEFENDI、GUCCI、LOUIS VUITTON、PRADA、SAINT LAURENT等近30个高端时奢品牌和超过150个国内外知名高化、香氛及新锐小众品牌,其中超过100个品牌首次入驻湖北乃至华中区域,这一定程度上给武商MALL带来了经营压力。 

根据LADYMAX消息,武汉SKP每天迎来近10万消费者来访,正式营业当日销售额破亿元。 

02 奢侈品市场遇冷

「价格战」的另一端是奢侈品市场遇冷,这从以奢侈品为主的商场以及品牌财报中可以窥得,商场和品牌都需要更好的业绩来提振信心。 

8月8日,太古地产发布最新财报,公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太古地产收入为72.79亿港元,同比基本持平,太古地产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营运数据显示,除了上海前滩太古里销售额增长0.2%外,内地几大零售物业项目销售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广州太古汇下滑9.4%,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京颐堤港分别下滑3.5%、3.8%,成都太古里、上海兴业太古汇销售额跌幅更分别达到17.2%、19.6%。 

下滑的并不止太古地产,根据恒隆地产业绩公告,上半年恒隆地产收入同比增长16.7%至61.14亿港元,净利润则暴跌56%至10.61亿港元。整体租赁收入下跌7%至48.86亿港元,其中中国内地物业组合租赁收入下跌6%。 

恒隆地产在财报中指出:一线城市奢侈品消费低迷是造成恒隆地产内地收入下跌的主因,恒隆地产在内地的高端商场整体收入下跌4%,其中上海恒隆广场上半年的收入同比下跌8%,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实现收入同比下跌4%,上文商战主角之一的武汉恒隆广场上半年收入同比下跌2%,根据公告,恒隆地产内地7家高端商场中,仅大连恒隆广场收入同比增长8%。 

主要由于消费力稍逊的客户对奢侈品消费更加谨慎,并倾向于在海外旅游中寻找更优惠的商品,在分析高端商场上海恒隆广场的收入下滑原因时,恒隆地产在公告中这样写道。

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董事长陈文博表示:“继内地奢侈品市场增长连续数年创新高后,在过去12个月,随着内地一线城巿的外游人数,尤其是前往日本的旅客显著上升(日元贬值使当地奢侈品价格较内地便宜约三成),加上内地消费信心回软,致使境内奢侈品市场恢复正常水平。”他认为,尽管上海的奢侈品消费趋向正常化,但恒隆在其他城市的商场的租户销售额占整体同类收益超过一半,“我相信当市场信心回暖时,我们的业务将表现理想。”

事实上,此前在中国市场猛涨的奢侈品,2024年在中国市场遭遇「寒流」,被「低价」吸引的消费者转向去日本等海外市场消费,这从各大集团业绩财报中可以看到:

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2025财年一季度零售收入为4.6亿欧元,同比下滑22%,其中亚太地区可比门店销售额下滑23%,不过受益于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游客消费,日本成为Burberry全球唯一增长的地区,可比门店销售额增幅达6%。 

法国奢侈品集团爱马仕2024年上半年收入大涨15%至75亿欧元,分地区看,欧洲市场、日本市场、除日本外的亚太市场、美国市场、中东在内的其他市场分别增长16.4%、22.4%、9.9%、12.6%以及105.3%。爱马仕在财报中点评,除受到中国市场客流波动影响的亚洲外,全球其他地区均呈现强劲势头。 

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也在财报中表示上半年集团日本市场收入大涨22%,欧洲市场收入下跌8%,美国市场收入下跌11%,其他市场收入增长2%,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市场收入大跌22%,是跌幅最大的市场。 

全球最大奢侈品巨头LVMH上半年销售额下跌1%至417亿欧元,净利润大跌14%至73亿欧元。按地区划分,美国市场上半年收入增长2%,日本市场收入大涨44%,不包括日本市场的亚太市场收入大跌10%,成为唯一收入下跌的市场,欧洲市场增长3%。LVMH认为,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下降部分,抵消了中国游客在海外、尤其日本的强劲消费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03「第二梯队」开始降价

为了刺激消费者需求,部分奢侈品率先试水「降价」,虽然此前「降价」一直是被视为损害品牌形象的举措。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Bernstein数据,奢侈品牌Burberry和YSL正试图通过降价来重新赢回消费者。最近,Burberry将其中号Knight手袋价格下调了22%,该品牌创意总监Daniel Lee设计的所有包袋的价格平均下调了5%。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交出了「令人失望」的成绩单,Burberry再次换帅,这已经是Burberry五年来三次更换CEO,新上任CEOJoshua Schulman曾担任轻奢品牌Michael Kors和Coach的首席执行官。 

此外,开云集团旗下Saint Laurent已经降低了美国门店中畅销的Loulou包袋大部分尺寸的价格。据WayBack Machine的数据,1月Saint Laurent小号手袋的价格为2950美元,如今降至了2650美元,但其价格仍然要比2020年底时2050美元贵得多。 

图源/Saint Laurent圣罗兰官方微博 ‍ ‍ ‍ ‍ ‍ 

根据奢侈品洞察公司的数据,2024年范思哲和Burberry产品在中国所有分销渠道的平均降价幅度达到约50%,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多。 

虽然「第二梯队」品牌通过降价策略来争夺市场,不过「第一梯队」依然在坚守涨价策略。

今年1月1日,爱马仕完成全产品价格线的上调,其中Mini Kelly一代上涨10000元至56500元,Birkin30手袋从92750元涨至105000元。LV在近期也完成涨价,部分热门手袋的涨幅达到了6%,根据媒体统计,LV近三年已至少涨价10次;同属LVMH旗下的Dior已经在6月底完成涨价,包括Lady Dior戴妃包、Booktote托特包、Saddle马鞍包等产品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调整,涨幅约3%~9%;香奈儿也在今年3月再次涨价,小号CF手袋突破8万元大关,大号CF价格超9万元,逼近爱马仕。 

根据要客研究院的统计数据,在过去三年中,顶级奢侈品牌的包袋价格平均上涨了超过32%。

不过不断上涨的价格,也「筛选出去」了部分顾客,面对持续上涨的价格,部分消费者选择去日本等市场购买,这是奢侈品牌最不愿意看到的。 

涨价策略也一定程度上「反噬」了品牌业绩,这主要是因为日元汇率的影响,LVMH CFO Jean-Jacques Guiony在上半年业绩发布后的分析师会议上表示,虽然LVMH日本市场业绩猛涨,但该市场盈利空间低于中国,进而拖累了旗下品牌的净利润。 

开云集团表示也表示:虽然亚太市场消费者纷纷转向日本购物,但这种转变不足以抵消亚太市场需求下跌。  

04 写在最后 

最新消息称LV已经紧急叫停打折活动,有分析称叫停是因为「有损品牌形象」。 

根据时尚商业Daily消息,LV近日发布门店公告称,品牌不再参加武商MALL举办的促销活动。据业内人士透露,LV此举旨在保护其从不打折的品牌形象,自武商MALL宣布促销活动以来已吸引大量代购。

事实上,武商MALL、恒隆以及SKP这场价格战,引发行业热议:「价格战」是不是商场「自杀行为」?

对此,联商网高级顾问团成员潘玉明认为:奢侈品争夺战,高端会员一对一服务才是上策,「价格战」的根本原因是争夺有价值的目标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作者:联商网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高端商场价格战 奢侈品市场 品牌降价 LV 市场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