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魔都果农,(https://xueqiu.com/1816893677/300660243)
自2021年11月首次买进$海吉亚医疗(06078)$至今,已经快要整三年了。从最初的几千手到如今的上万手,5-6倍的增幅,虽然2022年高位有减持,但总体上来说是不断下跌,不断增持——或换句话说是,不断增持,不断下跌。
历经去年12月12日的大跌,以及今年特别是近2个月的下跌,这个股这两年带给我的账面浮亏也是不小的,直接抹平了前几年的盈利。这段时间家里有老人住院,看到医院里的人山人海,一床难求,联想到了我的海吉亚,正好乘机捋一捋,看看当初的投资逻辑还合理不。
重新review了下这几年对海吉亚的投资摘要,年报中报报告及业绩交流会,我认为大的投资逻辑没有改变。从有些参数比如毛利率、净利率、ROE、单床产出等指标来分析,现在的海吉亚比2021年时明显更好更强,床位数也比原预测提前一年达到1万张的规模。问题出在PE上,大环境这样就没法独善其身喽。我先后参观(只能说是参观,不能说是草根调研)了苏州永鼎、沧浪、单县、成武、聊城、重庆等海吉亚旗下医院,比对年报或中报中对新建或扩建医院进度的描述,认为管理层没撒谎,不用担心某岛扇贝游走了的问题。因为门诊量受参观时间点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我更看重床位利用率这一肉眼可见数据,而这一数据大概在60-70%左右,大致情况也是令人满意的。套用句英语,就是so far so good。
然而,去年双12轻松暴跌22%,就一直处于下跌通道中,近期特别是7.31反大盘而行之,扎了很多投资人的心。7月初有点后悔没去西安参加年度股东会,恰巧有热心朋友给了我大会录音(跟朋友承诺不外传的,所以烦请别问我要哈,恕我不能给)。其实也没啥东西,除了说可能会回购注销外(去年的会议也有提到,如果二级市场比一级市场低的话,公司会暂停并购,而采用回购注销),高管的某些话比如某地新医院审批延迟,个别地方的医保尾款改变规则,某收购医院的税收稽查趋严等,可能不太严谨——既然是个别地方个别事件其实不说可能更好,毕竟长期的下跌已经使得很多投资人的铁心都变成玻璃心了,但不说的话又有违管理层诚信原则,有点悖论哈。本来在正常行情中,这些可能都不是个事,但在一个下跌通道中,导致了有些投资人或机构的担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这些信息,甚至恐慌盘杀出都是有可能的——7.31和8.1的量猛增了好几倍。我承认,7.31这天的下午我也有点担心了,难道有我不知道的事发生了?加上有朋友也来问。于是只好旁敲出击问了下高管,中报什么时候出,我想看看市场有传言的爆雷是什么样的“雷”,他的回复是基本面没问题。一直有球友抱怨公司为什么不回购,不回购肯定有问题等等,他们可能不懂或是忘了现在是静默期,有些话、有些事公司也不好说、不好做。问完高管后,我再也没担心了,哪怕次日大跌10%+时。我个人是相信高管层的,市场走势的事情毕竟谁也没法预测,只要基本面没问题。
眼下回购注销可能是比并购更好的选择,但长期而言,还是需要并购来尽快做大做强的,不能因噎废食,从爱尔眼科等医院的发展上就可见一斑。并购的税收稽查趋严其实都是有应对的合法的办法的,这个是“术”层面的事,不能、不会也不应该影响并购这个“道”。
再来随便聊几个小问题。
1、参照美股,其实A股(包括H)已经严重低估。10年8年内只能保持个位数增长的股票,在美股却能有20,甚至30, 50的市盈率,看看可乐,默沙东,好市多,等等。要是在现在的A股或H股,个位数的增长分分钟把它按在地板上摩擦。从市值占GDP的比重上来说,目前大概只有63%,也是低估。
2、被诟病的重资产。重资产也可以是某种门槛、护城河,只要不是那种隔三差五要更新的重资产。医院这种资产一旦投产,好多年都不需要更新房子吧?不像某种商城隔几年就要一次新装潢。连锁店是轻资产,但是它门槛太低,动不动就被另一个品牌被干了。被诟病或被赞歌的还有重研发投入的标的,一句话,因“人”而异,茅台vs华为。白酒行业投入很多研发费用,华为投入很多研发费用,哪一个合理哪一个不合理?
3、被诟病的商誉。有些人是人云亦云,被前几年的商誉搞怕了。具体分析下,海吉亚有商誉减值的风险吗?不敢说绝对没有,但仔细审视它收购进来的标的,几乎微乎其微。更搞笑的是,有个投资人前段时间打电话给我,说是网上文章说海吉亚大量跑马圈地,有很大的商誉风险。我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商誉吗,他说,可能是商业上信誉不好吧,我哭笑不得。
4、有息负债。25%的有息负债率高吗?公司内定是不超过30%。只要不超过承担能力,适当负债能充分利用好资金,发挥好杠杆作用。想想看你的房贷。
5、DRG2.0。1.0时公司说好处大大的,现在2.0,各种细化,不少球友各种担心。套用今年3月份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的一句话:不是行业内人士想去搞懂DRG很难的。我非常认可这一说法,作为我们搞投资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只知道一点,医保总是从平均效率来设定基准的,那么好了,你要思考的问题就简化成:你说公立医院效率高还是民营高?至于对海吉亚的业绩来说,是正向增强,还是持平,或者是减少,这个恐怕连朱总都没法回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就像1.0刚推出来那会,那时谁能知道对民营医院最终的影响呢?
作为一个现金流丰富的刚需行业,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缺医少院的当下,医院它不香吗,还是不够香啊?是的,跟眼下火热的人工智能比一比,它不香,但人工智能里面谁能最终跑出来你吃得准吗?跟英伟达一比,你觉得它的高发展、高市盈率还能持续多久,你吃得准吗?反正我吃不准,所以,老老实实地呆在这种傻傻的行业里。想起2-3年前一个高端品牌的4S店朋友的打赌,他说新能源一定能涨很多很多。我的回答是,新能源汽车一定是趋势,但股票一定不会长期好,因为谁都卷不过“卷”这个字!
不疾而速,慢,就是快,快,就是慢,这道理很辩证。
基本面没啥不利变化的情况下,我会继续持有,但会择机减些仓,毕竟目前的仓位已经违反了我的单仓最大持股比例的纪律。犯错了,就要改正,好在,现在很多股票都低估,总是能找到合适的持仓组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