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无声,(https://xueqiu.com/1448459094/300650473)
$银华天玑-悄悄盈(TIA05031)$ $银华天玑-年年红(TIAA041001)$
这是8月份第2周的策略报告,也是第1088周策略报告。
《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多年前上映的电影,非常好看,我看过很多遍;
电影让人感慨万千,为人父的艰辛,追寻目标的艰难,敢于想象和坚持,来之不易的成功,精湛的演技让人折服。
但这样的成功也不全都是运气,实际上,克里斯无论是倒卖医疗检测仪,还是求职股票经纪人,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都是属于新兴并持续向上的产业,在这样的逻辑之下,努力和坚持之后,成功的概率会增加很多。
现在聊起来这部电影,除了拍摄的真的很好之外,也是觉得有些地方是有相似之处的:
1、站在当下来看,未来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可能是巨大的,一方面是本身处在长期盘整后的底部区域,另一方面,是以新版“国九条”为代表的一系列根本性改进,会大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对长期投资者的回报。
2、近期外围市场大起大落,震荡较大,全球风险资金暗流涌动;而对于A股和港股,这两年与外围主要市场相向而行,持续调整,是否意味着拐点来临呢?即便是还没有到来,这个时间点是不是越来越近了呢?
3、还有一点,就是我个人跟克里斯的感同身受,同样出身社会底层,同样想通过努力改变一些什么,吃过的苦、受过的委屈虽然不同,但也能体会。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现在保持点信心和耐心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健康并稳定向上的市场符合市场每个参与者的长期利益,而无论是政策还是外部环境,以及市场本身的周期规律看,都有理由乐观起来,给点时间,等待幸福来敲门。
对市场:
一、外围市场高位大涨大跌都应该引起警惕
美元指数月K线,2014.07.31-2024.08.10,Wind
日经225日K线,2024.02.14-2024.08.10,Wind
如果把眼光放到外围,可以看到,最近美元指数的调整力度也不小,2024.08.02单日的下跌达到了1.06%,而换到月线上,可以看到,自2022年10月份以来,美元指数就从高位回落(Wind,2022.10.01-2024.08.10)。
日经225指数8月5日大跌12.40%,次日又大涨10.23%(Wind,2024.08.05-08.06)。
对于这种现象该怎么去解读呢?
这个交给宏观和外围市场专业研究人士去做吧,我们只是要明白,从常识上来说,高位区域的大起大落,可能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应该有所警惕。
二、A股短期看业绩公告,长期看问题公司出清
对A股和港股,一方面,如果外围市场发生大的波动,可能短期也会受到冲击,这个心理准备要有;
另一方面,真正决定A股和港股走势的,还在于我们自己。
很多人习惯性的去参照日本股市来对比A股和港股,对此,声哥不置可否,但我有三点不同的思考,
1、从产业发展看,日本各产业更像是欧美经济体系下的一部分,而中国独立性、自主性相对来讲可能会更强一些;
2、从体量和可能性上,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显然也不应该局限于参考于斯;
3、从我们市场自身的发展来看,一方面依然会有大量优秀的企业不断成长起来,另一方面,随着新版“国九条”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整个市场正在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长期投资的价值和机会还是很清晰的。
对A股和港股,不妨把外围冲击放一放,不过分考虑,这样看下来,影响走势的两个方面,第一,短期看,半年报可能是关键,业绩情况以及细分行业方向;
第二,长期看,问题公司出清的速度和程度,将影响行情真正的拐点和持续性。
三、细分方向上,重点关注内需和港股市场
站在周维度和月度去看,经过外围的短暂冲击,A股和港股市场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轨迹上来,呈现出的特点:
1、行情轮动,红利、医药、半导体、AI、消费等,都没有表现出持续性,有所轮动。
2、成交量依然持续低迷,周五沪深京三市的成交量只有5661亿,投资者的情绪依然不高(Wind,2024.8.9)。
3、港股方向,恒生指数明显强于A股,全周收涨0.85%,而上证指数下跌了1.49%(Wind,2024.08.05-2024.08.09)。
从短期来看,重点关注港股方向的走势,观察其持续性,以及细分方向,也观察资金动向,有无明显的外资流入。
再就是内需,上周房地产指数全周收涨3.42%,中证白酒收涨4.37%,(Wind,2024.08.05-08.09)在政策持续发力之下,房地产和消费逐步企稳的预期愈发强烈,盘面有明显的反应。
另外,从技术图形和资金流向看,红利方向有企稳的迹象,短期调整可能有结束的可能。
四、策略的点评和思考
上周初市场对于外围的冲击还是有所反应的,但随着外围市场的企稳,A股后半周基本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总体上仍然呈现出底部区域震荡的态势,拐点依然还没有出现。
(一)偏股型基金投顾策略的思考。
1、整体上看,权益市场或仍然处在底部区域震荡阶段,尤其是A股,成交量、技术图形、上市公司业绩等多方面看,都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信号,但政策方面的持续加码,在为市场的中长期走好蓄力。
港股方向,可能会受外围走势影响多一些。
2、内需方向似乎有企稳迹象。从房地产和中证白酒指数的表现看,包括白酒行业协会公布的上半年的营收数据情况,在政策的持续发力之下,调整良久的内需方向,似乎有企稳的迹象(Wind,2024.1.1-2024.6.30)。
3、科技板块没能形成突破。
以科创50、半导体芯片为代表的硬科技板块,上周如果选择了向上突破,也许能打开新的局面,但最终还是没能形成合力,资金、情绪还有整体的低迷状态,或使得科技板块继续盘整震荡(Wind,2024.8.5-2024.8.9)。
4、红利方向有望王者归来。
经过充分的调整,再加上市场风格再平衡之后,市场追求确定性的趋势依然强劲,从资金层面、技术图形以及风格上看,以红利低波为代表的红利板块或有企稳并延续趋势的迹象。
5、港股方向能否率先突围?
从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政策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看,目前港股尤其是恒生科技和恒生国企两个方向,受制约的地方比A股少,最为大家所担心的资金层面,在南下资金持续增加(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从2018年年底的8089亿,到2024年8月9日收盘后达到了33310亿,Wind,2018.12.31-2024.08.09),外资又因外围市场大幅波动,有概率也会增加对港股方向的关注,港股方向有没有可能率先突围呢?
从我们在偏股型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关注方向看,我们没有关注外围市场,集中精力在A股和港股市场,市场什么时候能够企稳向上,对策略本身有着根本性影响,尤其是科技、医药医疗、基础消费等方面;
短期看,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长期看,无论是从周期规律还是资本市场自身的建设来说,都值得守候。
(二)偏债型基金投顾组合。
上周关于遏制资金过度追捧长久期债券的消息,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一方面,过度的追捧甚至加杠杆,一旦出现逆向波动,这些资金以及背后的投资者可能需要承受远超心理预期的波动甚至造成实质性损失;
另一方面,集体盲目的、群体性的行为,如果不加以引导,造成的阶段性的虹吸效应,对于资本市场也会形成冲击。
这个事情,还是需要好好消化和理解的。
1、复盘我们在偏债型基金投顾组合策略方面,权益市场的走势仍然是我们在偏债型基金投顾组合策略里的关键胜负手,主要逻辑和策略参考偏股型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思考。
2、在权益相关之外的债券方面,我们在短久期和长久期方向注重均衡,这部分策略比较稳定。
(三)货债基金投顾组合策略。
复盘了重点关注的方向,基本符合预期,没有太多意外情况,短久期债券+现金类基金为重点关注方向的策略,对于想要等待市场拐点的闲置资金,或是可供考虑的选择。
本周周策略的策略报告就汇报以上,核心要点总结如下:
1、保持对外围市场的警惕性;
2、A股和港股的拐点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港股有率先走出来的可能;
3、内需消费有企稳的迹象;
4、重视监管对于长久期债券风险的关注;
5、周一会继续定投发车,偏股型基金投顾组合2份,偏债型基金投顾组合0.3份。
我是无声,每天坚持研究分析基金,
每个交易日一篇投资观察和思考,
每个交易日一条《基金大复盘》视频,
每周日发布周策略报告,
随时保持高效沟通和交流,一个坚持努力提高研究能力的基金投顾人。
觉得内容有价值,觉得基金投顾组合值得信赖,觉得顾问交流很重要,就点个赞,留个言,转发一下吧。谢谢。
文章精选:
温馨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顾组合建议中可能包含银华基金管理的基金产品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产品。请投资者在使用基金组合服务之前,仔细阅读相关协议、业务规则以及策略说明书,充分了解组合详情及该组合的基金配置情况,确认该组合符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投资者投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应遵循“买者自负”原则,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银华基金不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做保本承诺。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顾服务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人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创作者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