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8月10日
1996年,石家庄一家叫宝石A的公司上市,主营CRT彩电玻璃壳及配套元件,在那个CRT为王的年代,生意做得红红火火。1997年,同样在石家庄,东旭集团的前身也从一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东旭光电借壳上市后,通过增发融资疯狂扩张,规模虽扩大但问题频出,最终因财务问题面临退市

🎯东旭集团前身与宝石A业务相似,液晶时代东旭集团转型研发液晶玻璃基板,后借壳宝石A成东旭光电

💸东旭光电疯狂增发融资,4年募资275亿,但并购花费远低于此,规模虽扩大,营收从8亿涨至282亿

💣2019年东旭光电债券违约,被指财务造假,东旭集团也暴雷,负债达1200多亿,后出台重组方案

😱2024年监管加强,东旭集团占用资金问题曝光,公司铁定退市,29万股民受损

来源:雪球App,作者: 清流财记,(https://xueqiu.com/9048045332/300617090)

1996年,石家庄一家叫宝石A的公司上市,主营CRT彩电玻璃壳及配套元件,在那个CRT为王的年代,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1997年,同样在石家庄,东旭集团的前身也从一家小工厂开始慢慢长大,而做的生意和宝石A大体上一样。

但不一样的是,东旭集团在2004年液晶电视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及时转身了,转而研发生产液晶玻璃基板。

就是这一转身,让东旭集团卡到了宝石A的前面,2012年,东旭集团吃下宝石A成了新的控股股东,然后宝石A就变成了东旭光电。

东旭集团一度是国内最大、全球第四的液晶玻璃基板制造商,这借壳上市了自然是要朝着更大的目标前进。

要变得更大,最快捷的方式当然是买买买,但买需要钱,于是东旭光电就开始了疯狂的增发融资之路。

2013年50亿,2015年80亿,2016年70亿,2017年75亿,不仅增发间隔时间短,而且每次的募资都堪称巨额,4年共计募资275亿。IPO那点募资算什么,只要故事讲得好,增发再融资的潜力才是无穷无尽的。

融资的目的确实是为了买,不过东旭光电买的东西可没花掉这么多钱,据媒体统计,从2012年到2018年,40多起并购也就花了100亿多点。当然,规模确实也买起来了,2012年营收不过才8亿,2018年就暴涨到282亿。

不过,这却成了东旭光电最后的高光,2019年11月的某天,上海清算所突发公告,东旭光电20亿债券及利息违约。

大家都懵了,当时东旭光电账面上超过183亿货币资金,怎么会还不起20亿呢,于是,媒体纷纷猜测,东旭光电财务造假,没钱还硬充胖子。

其实,充胖子的岂止是东旭光电啊,控股股东东旭集团随后也跟着暴雷了,一算账,整体金融负债达1200多亿。

东旭集团可是当地总资产2000多亿的大公司,当然得救,于是在地方的支持下,东旭集团拿出了一个金融债务重组方案,承诺10年之内还清所有本金。

这个重组方案当然也包括东旭光电的外债,也就是在这个重组方案的支撑下,东旭光电才撑到了2024年。

不过,2019年以来东旭光电撑得相当辛苦,每年要承担10几亿的利息,拉通成绩也相当难看,2019年-2023年累计亏损了110亿。惊奇的是,虽然年年巨亏,但跟没事儿一样。

但2024年,随着监管的进一步加强,会计师一审就全交代了,东旭集团拿走的岂止是存在财务公司的76亿,还占用资金96亿一直没还。

什么意思呢,一共募资275亿,其中有172亿都成了大股东的私房钱,这哪还有什么所谓上市公司治理的独立性,都成了自家的提款机了。

于是累积了多年的暗雷彻底爆发,铁定是退市了,29万股民也只能认栽了,不过,那被抽走的172亿怎么算呢。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基民的日常# #股民日常# #上市一周年,盟固利股价续创新低# $

$上证指数(SH000001)$ $ST旭电(SZ000413)$ $地产ETF(SZ159707)$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东旭光电 财务问题 借壳上市 退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