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2024年08月10日
世卫组织报告:两年多时间,1300万人因新冠疫情死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导致全球预期寿命倒退十年,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预期寿命下降了1.8岁,降至71.4岁,已经回到2012年的水平。报告还指出,新冠疫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并警告世界面临着肥胖和营养不良日益严重的问题。尽管新冠病毒对全球多数国家的影响正在减弱,但该病毒的传播仍然没有停止,新的变异株KP.2正在多国迅速传播,并已占据主导地位。

🦠 新冠疫情对全球预期寿命造成严重负面影响,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预期寿命下降了1.8岁,降至71.4岁,已经回到2012年的水平。美洲和东南亚受影响最为严重,预期寿命下降了约3岁。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大流行摧毁了过去十年的努力和成果,强调要加强全球卫生安全,保护卫生方面的长期投资,促进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公平。

💀 新冠疫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在短短两年内,估计有1300万人因新冠疫情死亡,这场大流行也成了许多地区死亡的主要原因。除了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外,新冠疫情在全球所有地区的死亡原因中都排在前五位。 在大流行之前,非传染性疾病是最大的杀手,其中包括缺血性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类型的痴呆症以及糖尿病,占2019年所有死亡人数的74%。

🧬 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当前新冠变异株KP.2、KP.1.1正在多国迅速传播,并已占据主导地位。KP.2的最新变异表明,其可能更擅长避开人体的免疫系统,潜在表明新冠病例的数量将激增。 KP.2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有效繁殖数分别是JN.1 的1.22、1.32和1.26倍,这意味着KP.2比JN.1更具传染性,有可能引发新的疫情高峰。

📈 世卫组织警告世界面临着肥胖和营养不良日益严重的问题。2022年,5岁及以上患有肥胖症的人超过10亿,同时有超过5亿人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也很严重,有1.48亿5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 尽管大流行造成了挫折,但世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十亿”目标和与卫生有关的指标方面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 尽管新冠病毒对全球多数国家的影响正在减弱,但该病毒的传播仍然没有停止。世卫组织将KP.2列为需监测的变异株,提示其可能取代JN.1成为全球主要流行变异株。 各地政府需要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及时采取措施,以应对新的变异株带来的挑战。

💪 新冠疫情对全球健康造成巨大冲击,提醒我们人类在健康和寿命方面取得的进步是多么脆弱,需要加强全球卫生安全,保护卫生方面的长期投资,促进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公平。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引发关注。

当地时间5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报告称,在两年多时间里,估计有1300万人因新冠疫情死亡,这场大流行病“抹去了近十年”在提高预期寿命方面取得的进步。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预期寿命下降了1.8岁,降至71.4岁,已经回到2012年的水平。

尽管,新冠病毒对全球多数国家的影响正在减弱,但该病毒的传播仍然没有停止。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当前新冠变异株KP.2、KP.1.1正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多国迅速传播,并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有流行病学家指出,KP.2的最新变异表明,其可能更擅长避开人体的免疫系统。据日本研究团队在Biorxiv发表的预印本,KP.2在英国也有踪迹,KP.2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有效繁殖数分别是新冠变异株JN.1 的1.22、1.32和1.26倍。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

当地时间5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报告称,在两年多时间里,估计有1300万人因新冠疫情死亡,这场大流行也成了许多地区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扭转了全球预期寿命稳步增长的趋势。

报告显示,2020年,新冠疫情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并在2021年升至第二位。除了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外,新冠疫情在全球所有地区的死亡原因中都排在前五位。

世卫组织指出,在短短两年内,这场大流行病“抹去了近十年”在提高预期寿命方面取得的进步。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预期寿命下降了1.8岁,降至71.4岁,已经回到2012年的水平。

报告显示,美洲和东南亚受影响最为严重,2019年至2021年期间,该地区的预期寿命下降了约3岁。与此同时,世卫组织表示,西太平洋地区在大流行的头两年“受到的影响最小”。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我们必须记住,人类在健康和寿命方面取得的进步是多么脆弱。在短短两年内,新冠大流行就摧毁了过去十年的努力和成果。”

他强调,因此不仅要加强全球卫生安全,而且要保护卫生方面的长期投资,促进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公平。

新冠疫情最初于2019年底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流行病。医学杂志《柳叶刀》此前曾表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1800万。

据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大流行之前,非传染性疾病是最大的杀手,其中包括,缺血性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类型的痴呆症以及糖尿病,占2019年所有死亡人数的74%。

此外,世卫组织还警告称,世界还面临着肥胖和营养不良日益严重的问题。2022年,5岁及以上患有肥胖症的人超过10亿,同时有超过5亿人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也很严重,有1.48亿5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

世卫组织表示,尽管大流行造成了挫折,但世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十亿”目标和与卫生有关的指标方面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三个十亿”目标即:全民健康覆盖受益人口新增10亿人;面对突发卫生事件受到更好保护的人口新增10亿人;健康和福祉得到改善的人口新增10亿人。

新变异株来袭

尽管,新冠病毒对全球多数国家的影响正在减弱,但该病毒的传播仍然没有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当前新冠变异株KP.2、KP.1.1正在多国各地传播,并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美国,KP.2变异株已超越JN.1成为美国最广泛流行的新冠变异株。在截至5月11日的两周内,该病毒占所有美国本土病例的28.2%。美媒报道称,今年6月份,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疫苗咨询委员会将讨论今年冬季新冠疫苗变体组合的建议。

在加拿大,目前感染KP.2的病例占该国所有新冠病例的比例已达到26.6%,已经超过了其他的JN.1亚变种。

在德国,2024年第18周(4月29日至5月5日)检测的样本中,KP.2的患病率已达到25%,而前一周的KP.2患病率仅为4.17%。

在新加坡,目前三分之二以上的病例是由 KP.2 和KP.1变异株引起的。这也导致新加坡的新冠感染人数大幅激增。新加坡卫生部称,在5月5日至11日这一周,新冠肺炎病例估计数从前一周的1.37万例大幅增加到2.59万例,环比增长89.1%。新加坡卫生部预测,这一波疫情将在今年6月中旬到6月底之间达到峰值。

今年5月初,WHO将KP.2列为需监测的变异株,提示其可能取代JN.1成为全球主要流行变异株。

据世卫的流行病学家范克尔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介绍,KP.2是JN.1的后代,JN.1是在全球各地占主导地位的菌株,KP.2在刺突蛋白中有额外的变异。

据《纽约时报》报道,当地医生指出,KP.2尖峰蛋白的细微差别,或使它更善于躲避人类的免疫防御系统,比JN.1稍具传染性。

传染病专家博克绪(Isaac Bogoch)指出,KP.2的最新变异表明,其可能更擅长避开人体的免疫系统,潜在表明新冠病例的数量将激增。

据日本研究团队在Biorxiv发表的预印本,KP.2在英国也有踪迹,该预印本重点介绍了该变体的病毒学特征。该团队发现,KP.2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有效繁殖数分别是JN.1 的1.22、1.32和1.26倍。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冠疫情 全球卫生安全 预期寿命 变异株 KP.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