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024年08月10日
国内首个量子分子对接应用,本源量子将探索加速小分子药物研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蚌埠医科大学与本源量子将联合研发量子分子对接应用,依托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加速小分子药物研发,提高药物设计效率,解决传统药物设计的算力瓶颈问题。

🥼蚌埠医科大学与本源量子联合研发量子分子对接应用,此应用依托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旨在以量子算力推动小分子药物研发,小分子药物可穿透细胞膜与靶点蛋白相互作用以发挥治疗效果。

🧪传统分子对接方法依赖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存在耗时久且精度低的问题,而量子计算技术因其强大计算能力,可提高分子对接的速度和准确性,为药物筛选开辟新路径。

🚀此次合作是我国量子计算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探索,为未来医药研发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正式上线运行并取得良好成果。

IT之家 8 月 10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报道,蚌埠医科大学与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将联合研发国内首个量子分子对接应用,依托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以量子算力加速小分子药物研发流程并提高药物设计效率

小分子药物可以轻易穿透细胞膜到达任意位置,并与靶点蛋白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发挥对应的治疗效果。蚌埠医科大学药学院科研人员张逸轩介绍:“如果把靶点蛋白比作锁,小分子就是钥匙。我们在小分子药物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分子对接,找到真正匹配的‘锁’和‘钥匙’。”

报道称,传统分子对接方法依赖于高性能计算机集群进行大量计算,耗时久且精度低。而量子计算技术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解决传统小分子药物设计中存在的算力瓶颈问题,可以显著提高分子对接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开辟一条更高效、更精准的药物筛选新路径。

据悉,此次合作不仅是我国量子计算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的一次重要探索,也为未来医药研发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思路。

据IT之家此前报道,今年 1 月 6 日,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在合肥本源量子公司正式上线运行,向全球用户限时免费开放,接收全球量子计算任务。

该量子计算机搭载 72 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宣布,截至 6 月 17 日上午 9 时,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 1000 万。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上大规模、长时间提供自主量子算力,并成功应对了超千万次的访问需求。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量子分子对接 小分子药物 量子计算 医药研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