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8月09日
得物“渡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得物,这家以潮流商品交易为核心的平台,近期宣布裁员5%,引发外界关注。得物在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发展后,正面临着来自综合电商平台的竞争压力,以及自身商业模式的局限性。得物正在寻求转型,从单品类向全品类招商,以扩大用户群体和商品品类,但面临着巨头平台的强势竞争。此次裁员反映了得物在寻求新的增长点,以及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的战略调整。

😁得物裁员的背景:得物作为潮流电商平台,其核心用户群体是年轻人,但近年来面临着来自综合电商平台的竞争压力。得物在商品品类上也面临着局限性,其主要商品为潮流商品,例如球鞋、服饰等,难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得物转型困境:得物试图通过开放全品类招商来扩大用户群体和商品品类,但面临着巨头平台的强势竞争。巨头平台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商家资源和商品,并拥有强大的流量优势,给得物留下了有限的发展空间。

💪得物未来方向:得物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除了继续深耕潮流商品领域,还可以尝试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例如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等,以吸引更多用户和商家。得物还需要加强自身供应链管理,提高商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以增强竞争力。

🚀得物裁员的意义:此次裁员反映了得物在寻求新的增长点,以及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的战略调整。得物需要更加聚焦核心业务,提升效率,以应对市场竞争。

🎉得物未来挑战:得物未来需要面对来自综合电商平台的竞争,以及自身商业模式的局限性。得物需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电商核心战场外的得物,也撑不住了。 

8月7日,潮流电商平台得物发布内部信,宣布启动组织提效,精减5%左右的人员。按照得物目前约一万名员工规模数量计算,此次裁员规模约为500人。对于此次裁员的原因,该内部信中提到,公司要更坚决地聚集资源于核心业务和更高投入产出比的项目,停止或大幅减少在低投入产出比项目上的投入,把组织调节到更高效和精干的状态,以实现长期发展。

此次裁员之前,今年4月,得物召开了“浙江招商大会”。该招商大会中,得物公布了全品类招商计划,从潮鞋向美妆、户外甚至酒水等品类进发。得物在会上宣称,2023年,得物多项数据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增速持续领先行业。据《中国企业家》了解,得物目前处于盈利状态。 

那为何此时启动裁员?一位上海地区的投资人告诉《中国企业家》,当下周期,不管是通过裁员,收缩业务线,还是向大公司靠拢抱团,他们最终的目的是活下去,有质量地活下来。 

垂类电商正在迎来转型期,从每日优鲜到蜜芽,从寺库到洋码头,它们或关停或破产,有的仍在挣扎求生。蜜芽创始人、CEO刘楠说,垂直电商黄金时代已过,蜜芽APP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作为创始人,她需要带领公司转型。 

“打败垂直电商的不是综合电商,而是综合电商所拥有的算法能力。”刘楠在公开信中说。 

2015年,虎扑联合创始人杨冰创立得物,这位85后的创业者,在最初将其命名为“毒APP”,2020年更名为“得物”。据统计,得物平台上的用户90后占比超九成,在95后用户中的渗透率高达70%。得物的商业模式是“先鉴定后发货”,尽管公司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在鉴定和仓储上,但仍不能完全杜绝假货。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至2019年期间,得物先后获得3轮融资。天使轮时,资方为虎扑体育、动域资本;2019年2月,获得由普思资本、高榕创投、红杉中国投资的5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2019年4月,它的A轮融资由DST投资。 

近几年,得物未对外披露融资消息,或者说,它不需要额外融资了,得物成了一个低调的赚钱机器。某类目商家告诉《中国企业家》,在得物卖出一件商品,得物的绿色盒子包装需要花费38元,另外还需要15%的交易费,但得益于得物的用户调性,商家仍可以获得不菲的毛利回报。 

各大头部电商平台们,已在“多、快、好、省”每个要点上竞争卷过一轮后,再次调整重新审视“极致性价比”。 不断调整的背后,是增长的困境,当这些大块头也开始将目光投向这里,面对已经或即将到来的挤压,得物确实需要跑得更快一些。 

得物该急了

得物总部位于上海杨浦区,这里聚集着B站、抖音以及美团等互联网头部公司,比起这些大公司,得物显得“狼性”不足。 

这家占据年轻人心智的公司不太注重“周年庆”。2023年,该公司成立8周年,也没有举办大规模的司庆仪式。在它的公司内部,反而悬挂着这样的标语:“聪明人一起下笨功夫”“该省省,该花花”“心态开放,接受正负反馈”。 

上海得物办公楼。

得物内部也会强调“自驱”或者“创新”,比如每一层的指示牌上会写上某个部门的OKR,比如“不走捷径,专心练剑”以及“打破边界,Seek Truth(求真)、on Call(随时响应)”等等。 

平台用户年轻,以大学生为主,得物的员工也很年轻。走在得物的办公区可以发现,一些年轻员工文着大花臂,染着花花绿绿的头发。 

过去两年,电商行业大动作频频。 拼多多、阿里巴巴以及字节跳动、快手等公司围绕“低价”以及“仅退款”发动数次攻防战,就连小红书也极力进军直播电商,捧出了董洁、章小蕙等超级买手。反观得物,在经历了数次“假货”以及“炒鞋”风波之后,它尽量保持低调,游离于主流目光之外。 

低调的背后,是得物正闷声赚钱。 

一位得物商家曾向《中国企业家》估算,过去几年,得物整体商家数量在6000家左右,而抖音一个三级类目的商家就超过8000家,得物GMV在2000亿元左右,它的整体退货率在5%,比抖音、拼多多等平台更低。甚至在“黑市”上,一些热门类目的得物店铺资质可以卖出50万元的天价。 

关于这一数据,得物官方给予了否认, 但这并不妨碍得物在过去几年活得很滋润。基于本身潮流的定位和调性,它不必像小红书或抖音那样小心翼翼地做商业化——得物天然就是一个交易社区。

潮流的好生意不断吸引玩家进入,它们不约而同想挖得物的墙角,有行业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一些公司开出3倍薪资的高薪,来挖得物的人。

商家在得物做生意相对轻松,没有复杂的广告投流机制,它们向社区内的达人免费邮寄一份样品,然后达人出测评或者体验内容,在社区内推广。有得物商家告诉《中国企业家》,在其类目中,ROI(投入产出比)最差也在1:6的水准。

“卖的不是商品,而是情绪价值,送给朋友或者伴侣的情绪价值。”该商家称。 

但单品类目的护城河太过单薄。 于是,得物不得不开放多品类招商,从垂类向综合平台迈进,比如美妆或者3C数码产品等。阶段来看,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3年,得物将公司的最高荣誉“CEO特别奖”给了数码供给竞争力提升项目,该项目实现入驻商家体量4.6倍的增长。

2024年,得物将重心转移至招商侧,进行全品类招商。4月,它在浙江开启“2024得物城市巡回”招商活动,在会上,得物官方宣布将通过百亿级流量支持、0门槛入驻、1v1新商帮扶与经营工具、差异化营销等政策吸引商家。 

但商家反响并不强烈。原因是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等巨头已经将商家洗过好几轮,最优质的商家资源以及商品被绑定在巨头平台上,巨头平台进一步倒压垂类电商的空间。

得物创始人杨冰并非电商背景出身,此前为虎扑体育联合创始人兼总裁。这样的背景下,也能理解,为何过去几年他一直关注用户侧、用户体验以及用户评价。而这也是上海互联网公司的特质,关注用户多过生产侧,关注营销多过苦活、重活,比如拼多多,比如B站,但这种方法论现在行不通了。 

上海互联网巨头,集体“渡劫”

近期,得物内部一直在强调,“自驱,聪明人一起下笨功夫”,笨功夫意味着要从取巧到一点一滴打磨供应链,打磨商家,打磨服务。为此,它们还专门发布了一份关于“得物人才特质”的报告。 

笨功夫也意味着突破舒适区,转向冒险区。

上海互联网公司对专注某一圈层的生意做得很透彻。比如B站的内容从一开始的二次元,到后来的各类知识类长视频吸引的是“Z世代”人群;小红书也从针对的宝妈人群到陆续吸引相关人群,变成了“种草”胜地;拼多多也将“五环外”生意漂洋过海带到了海外,卷起了新一轮的性价比。 

得物也不例外,从大学生圈层到职场达人,它的渗透策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们明白自己的核心圈层,又在过去几年,发动破圈行动,扩大外环,以吸引更多圈层的用户涌入。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聚集着大批像得物一样的垂类电商公司,比如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寺库因业绩不佳退市,洋码头经营不振,前景不明。 

今年5月,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过阿里巴巴,截至发稿,两家公司的市值也是基本相同。旗下的Temu正在海外攻城略地,有报道表示,2023年全年GMV为180亿美元,2024年全年,这个目标剑指300亿美元。 

今年3月,外媒报道称,小红书2023年营收达到37亿美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为5亿美元,首次实现盈利,关于它上市的消息不绝于耳。 

潮流电商平台得物也开启了全品类招商,拿出真金白银吸引商家,帮助更多元品类、更多类型的商家在得物轻松经营、快速赚钱。

似乎,前几年广为流传的段子“上海没有互联网基因”,已被彻底沉入太平洋。但到了2024年下半年,上海互联网公司又“回调”了,进入业务调整期。 

得物裁员的同时,多家上海互联网公司不同程度遇到了麻烦。比如拼多多旗下的Temu,它引发了部分商家对于“罚款”的反弹;7月,小红书传出裁员10%的消息,但它还在大力推进电商以及商业化的动作。 

与杭州、北京等地的互联网公司重仓“AI故事”不同,上海地区的互联网大公司还在寻求消费互联网的故事逻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闫俊文,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得物 潮流电商 裁员 转型 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