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经历了二季度的沉寂,海上风电建设速度正在加快。
7月29日,大唐浙江开发建设的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大唐浙江临海1号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完成核准。此前,浙江省宁波市发改委陆续在7月下半月核准批复象山3#、4#、5#、6#海上风电项目,同时,舟山市发改委也在7月23日核准批复普陀2#海上风电场项目。
上述6个已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超过3GW。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浙江省共核准超过4.21GW海上风电项目。根据年初批复的浙江“十四五”海风规划,2025年前确保要完成省管/国管海上风电分别并网2GW,截至5月累计海风并网达到4.73GW。
作为全国前三,浙江显然在加快海上风电建设速度。
稍早前的7月24日,浙江省能源局组织召开了全省省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专题推进会。
会议强调,全面强化省级统筹,做到全省一盘棋,打造“海上风电看浙江”新名片。会议还要求,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力度推进送出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军地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项目用地用海用林、金融支持等要素保障,落实项目周调度机制,做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确保完成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全年目标任务。
位居海上风电装机的首位的江苏,也有新动作。
近日,江苏盐城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国能龙源射阳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三峡能源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以上三个海上风电项目均为2024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总装机容量共计2650MW。
其中,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已于7月25日公布220kV送出缆中标候选人,风机塔筒供应商也已确定,该项目预计于2024年内开工。
7月26日,江苏南通印发了《南通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有序推进近海风电场建设,全力打造南通海上风电基地。统筹规划深远海风电发展,利用南通海洋及风力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稳妥开展深远海风电示范建设。到2025年,全市风电装机达到705万千瓦以上。
事实上,凭借得天独厚的海上风电资源,江苏不仅开发起步最早,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首位省份。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占全国37%,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南通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又位列江苏全省第一。
除了苏浙两省动作频频,其他沿海省市也在近期展开了海上风电的新布局。
7月18日,上海市政协召开“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助推上海实施双碳战略”重点提案专题督办办理推进会。会议透露,由上海市发改委编制的深远海风电规划获得国家批复,其总规模29.30GW,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约1000亿千瓦时绿电。
其后的7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的《国电电力广西风电开发有限公司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技术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提到,广西 6500MW 深远海风电即将启动竞配。
最后,7月31日,全球首个18兆瓦批量化海上风电场在福州连江开工。该项目是福建省首批竞配的海上风电项目,被列为福建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显然,以浙江、江苏和上海为代表的沿海省份海上风电项目正迎来新进展,下半年及明年装机并网将有望实现高增长。
02
不过,整体而言,上半年海上风电发展稍显“沉寂”。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584万千瓦,同比增长12%,其中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83万千瓦,同比下降22.7%。
另据国网新能源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25省风电装机容量中,江苏、山东、浙江是全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排名前三的省份,装机容量分别为0.12亿千瓦、0.05亿千瓦、0.05亿千瓦。
实际上,2020至2021年,海上风电曾有一波狂飙突进的“抢装潮”。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沿海省市区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核准(备案)并且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可享受中央财政补贴,因此在2020年、2021年大量项目抢在2021年12月31日前扎堆并网。据统计,2021年全国新增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16.9GW,同比增长452.29%。
但从2022年开始,海上风电行业发展趋于平缓,新增海上风电并网容量明显下降。
实际上,2022-2023年两年,海上风电行业一直呈现“巨量招标,微量装机”态势,2022年招标量达到14.7GW,而当年装机量仅有5.1GW,2023年项目继续延期,实际装机量仅为7.2GW。
由于项目进展缓慢,审批节奏缓慢,行业企业业绩普遍承压,市场信心不足。部分开发企业陆续将成本转嫁,压低制造商价格。致使风机制造企业利润下滑明显,纷纷寻求其他业务予以支撑,制造端的激烈竞争,又通过产业链传导至其他上下游企业。
2024年以来,风电设备行业企业盈利承压,后续或将迎来产能出清。
不过,今年上半年,这一趋势有所缓解。
据风芒能源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27个省市共核准353个风电项目(其中贵州省核准备案风电项目统计仅覆盖至2024年第一季度),规模共计62.43GW,同比增长177%。
自7月以来,如前文所述,海上风电项目审核也正进一步加速。
此前,沿海地区纷纷加大海上风电产业布局,从各地提出的建设目标保守估算,“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较大,几乎是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80%。
但目前来看,按照中电联数据,截至2023年底,国内海上风电装机容量37.29GW,距离各地“十四五”规划目标仍有缺口。因此,自去年底以来,多省发布相关政策对海上风电予以支持,其中广东、江苏扶持力度较大。
“广东、江苏海风项目开工及审批进度有望稳步推进,行业需求有望进一步环比改善。”国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科技组组长、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贺朝晖曾对媒体表示。
浙商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张雷则在近期的研报中指出,考虑到当前海风项目规划以及建设进度,预计2024-2025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稳步提升,分别有望达到10GW和15GW。
国金证券则预测,2024年和2025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达10GW和19GW,年复合增速将达73%。中信证券方面则表示,随着项目审批进程的加快,2023—2025年国内海上风电装机有望维持约40%以上的年均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整体而言,下半年国内海上风电将有所重启,迎来较大增长空间。
作者 | 杨锐
排版校对 | 甘惠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