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闷得而蜜,(https://xueqiu.com/5672579962/300260569)
一、规模测算
医药 vs 芯片 = 18000亿USD vs 6000亿USD,市场容量是三倍关系。创新药 vs 半导体芯片,研发资金更多、周期更长、失败率更高;成功后,长期总收益更高、垄断性更强。
巨大的研发投入,一直靠政府补贴不可能,靠资本市场融资圈钱也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走上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自我良性循环之路。政府与其补贴,还不如把市场培育起来,马放南山。
以美国为例,创新药的研发投入约1000亿美金,创新药产生的收入大概7000亿美金左右(全球),大概就是一份研发开支会创造七份营业收入。
我们国家的药企研发效率比较高,假设研发开支 vs 营业收入 = 1:5。
我国的创新药尚处于早期,年化研发资金已经超过了1200亿的水平,2028年预计达到2000亿。那么到2028年,对应的营业收入就是10000亿的大产业,达到这样一个市场规模,就能够让创新药企业自我良性循环起来。
国家要富裕,人民要安康,社会要就业,一级市场要回报,二级市场要增长。创新药的实业与资本市场互相促进、互相成就。
按照8倍PS计算,创新药是一个市值总规模接近8万亿/2030年的大板块。
二、收入的可行性
1、国内医药市场调结构
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以仿制药和中药为主,创新药只有3%的比例,不到500亿RMB。作为对比,美国的医药市场接近80%都是创新药。国内创新药渗透率极低,增长潜力巨大。
因为仿制药、中药的研发投入较低,竞争比较充分,在集采政策下,未来将逐渐走向大宗化。那么腾出来的空间,将主要投入需要大量研发投入的创新药。
假设我国医药市场从2023年的1.8万亿增长到2030年的2.5万亿,创新药的渗透率为25%,那么国内市场就会产生接近6250亿的净增量市场规模。
2、高科技出海
2023年,被誉为中国药企出海“元年”。国产创新药出海迎来空前大爆发,中国本土药企License-out(对外授权)的交易数量持续增长,对外授权交易规模不断刷新。另外,“自主出海”的案例也不断涌现,今年年内就有多款国产新药成功闯关欧美市场,获批上市。
医药魔方于2023年12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共发生了近70笔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已披露交易总金额超350亿美元。到2030年,只要中国药企出海的收入总额超过600亿美金,对应到4000亿RMB
三、结论
综上,国内+海外,就可以形成总额超过万亿的收入水平,基本可以支持2400多亿的研发投入,从而形成自我发展的循环。
同时,创造出一个8万亿规模的板块,有可能排到A股的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