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8月07日
今年最豪华的AI融资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无问芯穹获近15家重磅新股东投资,是今年国内AI行业最豪华融资之一。该公司由汪玉教授带队,业务从软硬件结合处切入,产品具创新性,商业模式独特。

💻无问芯穹获众多重磅新股东投资,注册资本增加,新增三位董事。此轮融资体量庞大,彰显其发展势头,资方包括国资/地方基金、一线投资机构、产业方、券商直投等。

🌟无问芯穹由汪玉教授带队,核心团队汇集顶尖人才。其技术路线独特,从软硬件结合处切入,做模型和芯片连接的‘安卓系统’,解决大模型算法向大算力芯片的高效部署问题。

🎁无问芯穹的核心产品是基于无穹大模型能效优化工具包的解决方案,可实现大模型在多种硬件上的‘一键部署’,还提供包含多种加速算力的云服务平台,商业模式为‘运营商’模式。

🤝无问芯穹已与多家大模型算法企业和国产芯片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其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支持,推动了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今年最豪华的一轮AI融资来了。

启信宝显示,近日,无问芯穹的公司主体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问芯穹”)一次性新增多达近15家新股东,而且份量均十分重磅,新股东包括:

国资/地方基金: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投资基金(北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联想(天津)合伙企业(联想创投担任管理人),国开科技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全资企业),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徐汇科创投一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线投资机构:达晨财智、顺为资本、洪泰基金、德同资本、尚势资本等等;

产业方:北京软通高科,杭州景业智能;

券商直投:新疆申宏新能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宏源证券旗下直投子公司主体)。

随着新股东的加入,无问芯穹的注册资本从约152.43万人民币增加至约190.54万人民币,同时新增三位董事,其中一位是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

截至目前,红杉仍为该主体的最大外部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超过7%。

目前本轮的投资金额和估值暂无法确认,但从新增资方的数量、类型和份量来看,无问芯穹的新一轮融资想必体量庞大,而且很可能是今年国内AI行业最豪华的融资,没有之一。

这是无问芯穹自2023年5月成立一年多以来的第三轮融资。这家由42岁清华大学汪玉教授带队的公司,历来低调,前几轮融资均未正式披露,资方名单已经集齐红杉、经纬、真格、顺为以及腾讯、百度、联想、智谱等一系列头部VC机构和互联网大厂。

红杉是最早而且份量最重的资方。根据工商信息,在公司刚创立的第二个月,红杉旗下主体红创科兴(宁波)科技有限公司,就出现在了无问芯穹的股东列表。

3个月过后的2023年9月,无问芯穹完成新一轮融资,除了红杉还新增了北极光、SeeFund、金沙江创投、上海徐汇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以及Monolith曹曦个人作为股东的加入。

在成立半年后,2023年12月,无问芯穹完成了一轮融资更,一次性新增超过10位投资方,囊括百度、腾讯、智谱、同歌创投(歌儿股份旗下投资主体)等产业方股东,以及启明、经纬、真格等一线投资机构。

显然,份量不断加码的豪华融资已经无法掩盖无问芯穹的发展势头。

深究无问芯穹的火热,一方面源于背后核心人物,清华汪玉教授亲自带队,核心团队集齐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众顶尖人才。同时,也跟无问芯穹选择的技术路线有关,业务从软硬件的结合处切入,号称做模型和芯片连接的“安卓系统”,也可类比大模型算力领域的“淘宝平台”。

灵魂人物汪玉,是无问芯穹的发起人。38岁就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目前是该系最年轻的系主任,其不仅在智能芯片和高能效电路系统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积累,在产业界也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他的前一次创业——深鉴科技,最终被赛灵思收购,这也为无问芯穹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现任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是汪玉的学生,也是汪玉做教授后带的第一位博士;联合创始人、CTO颜深根是中科院博士,北卡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商汤科技数据与计算平台部执行研究总监,现任北京大学副研究员;首席科学家戴国浩,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清源研究院人工智能设计自动化创新实验室负责人。

另外,无问芯穹的创始团队还包括来自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成员。团队正在试图打破AI大模型和算力之间的一系列瓶颈,瞄准的方向是大模型算法向大算力芯片的高效部署问题。而这也是汪玉上一次创业项目深鉴科技的延续。

时间往前推,2013年汪玉刚刚成为副教授,带着夏立雪进入NICS-EFC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主要做的事,就是针对深度学习的软硬件联合优化,这也是汪玉很早提出来的“深度学习算法-编译-芯片联合设计”的路线,这也成为软硬件联合优化的一个典型路线。

在此路线基础上,2016年深鉴科技由此孵化而来,但碍于当时AI领域小算法、无法规模化的问题,2018年深鉴科技以3亿美元的价格被赛灵思收购,但这也证明了该技术存在的产业价值。2022年底,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大模型问世,让汪玉团队再次看到了机会——软硬件联合优化可以变成标准化、规模化的技术了,无问芯穹也由此成为汪玉的再创业项目。

“现在大家都在做各种各样的非常厉害的芯片,但是,怎样去把模型更好地部署在这些芯片上,让做应用开发等领域的人员,不会花费额外代价,其实会极大推动大模型研发。无问芯穹就是想要推动大模型技术设施发展进入各行各业,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汪玉曾对外如此表示。

也可以这么理解,无问芯穹相当于在大模型和芯片之间,打造了一个灵活适配的中间层,向上,服务多家大模型算法企业,向下,联动多家国产芯片公司,相当于做了一个大模型算力领域的“淘宝”, 也可以理解为“AI算力界的安卓系统”。

产品方面,其核心产品是基于无穹大模型能效优化工具包的解决方案。据称这个工具包能够实现大模型在多种硬件上的“一键部署”,降低使用门槛的同时,提高效率。不仅如此,无问芯穹还提供了一个包含多种加速算力的云服务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开箱即用的体验。

在商业模式上,无问芯穹没有走ToB领域最常见的软件付费模式,而是走“运营商”模式,大客户是模型厂商,与其深度绑定后,产品由大客户训练,然后拿着训练好的产品去服务中小客户建立优势和规模。

目前,无问芯穹已经与多家大模型算法企业和国产芯片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向上服务多家大模型算法企业方面,已有智谱AI、月之暗面、生数科技等大模型公司在Infini-AI上稳定使用异构算力;向下联动多家国产芯片公司方面,也得到了AMD、华为昇腾、天数智芯、沐曦、摩尔线程等异构芯片的支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作者:李婉题,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无问芯穹 AI融资 软硬件结合 大模型部署 商业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