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爱吃南瓜李子的香瓜,(https://xueqiu.com/9986712027/300209257)
这两天在通勤路上听完了李翔对雷军那个3个多小时的专访,让我对小米的汽车业务开始看高一线。说说我认为的几个加分项:
1、一把手真实不装,在传播层面做DTC,在消费品行业很有用;
2、一把手亲自下场操刀第二曲线,不仅仅从经营层面,更从体验层面(从坐车到自己开车、开很多不同的车、考赛照)。一个企业的老板,最宝贵的是时间,愿意花时间在这些短期看不到经营绩效事情上,说明他对待这件事足够认真。
3、作为后发者,不期待一上场就能一鸣惊人掀桌子,而是尊重汽车行业传统规律,做足够的妥协,踏踏实实先先上牌桌作坐稳;
4、在核心技术储备不如领先者的时候,先从审美(工业设计)出发,圈住一部分感性>理性,对技术/性能不敏感的用户。
5、在核心技术储备不如领先者的时候,巧用用户痛点洞察的杠杆,四两拨千斤,圈住一部分对非驾驶核心痛点(比如发布会提了很多次的防晒)更敏感的用户,特别是女性用户。
6、SU7再次证明了小米做爆款的能力在消费品行业真的算数一数二。很多人忽视了做爆款背后巨大的利润提升空间(低SKU带来的高周转和低浪费)
虽然现在的小米离比亚迪和特斯拉还有很远的距离,但如果沿着现在的路子走下去,在我心目中能活到下一轮的企业排名,小米大致和理想持平,可以排在蔚来和小鹏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