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计划发行300亿元人民币的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TLAC非资本债券),以提升该行吸收损失的能力。此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准建设银行发行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TLAC非资本债券,并要求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发行。业内人士表示,为满足监管要求,国有大行正在积极筹备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这将有助于增强国有大行吸收损失能力,有效补充资本,推动国有大行做大做强,进一步夯实金融系统稳定性。
🤔 **TLAC非资本债券:提升吸收损失能力**
建行计划发行300亿元人民币的TLAC非资本债券,旨在提升该行吸收损失的能力。TLAC非资本债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债券,其设计目的是在银行出现严重财务困境时,为其提供额外的资本缓冲。这将有助于增强国有大行的资本实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 **监管要求与资本补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准建设银行发行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TLAC非资本债券,并要求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发行。这表明监管机构对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的重视,并希望通过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来补充资本,进一步夯实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 **推动国有大行做大做强**
TLAC非资本债券的发行将有助于国有大行做大做强。通过补充资本,国有大行将拥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推动自身发展。这将有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活力。
e公司讯,8月5日,建设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以下简称“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公告,该行将于2024年8月8日起至2024年8月12日止发行规模为300亿元人民币的TLAC非资本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提升该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在此之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7月25日批复同意建设银行发行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TLAC非资本债券,并要求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发行。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满足监管要求,国有大行正在积极筹备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TLAC非资本债券有助于增强国有大行吸收损失能力,有效补充资本,推动国有大行做大做强,进一步夯实金融系统稳定性。“由于总损失吸收能力的首个达标日期为2025年初,因此预计年内国有大行会继续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且或将实现批文一半以上的额度发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