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源凯恩斯,(https://xueqiu.com/1539022316/300079715)
$国联股份(SH603613)$我也加入“万亿”探讨话题:
1、首先需要明确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强流动资产相关的,这个图再放一次。所以市值的基础是利润,利润的基础是流动资产。
2、其次国联的增长是清晰的,这体现在“流动资产毛利比”的不断提升,背后原因不仅不是竞争加剧,而体现出的是竞争减弱。即公司可以用更少的流动资产赚更多的钱。
3、对于强流动资产相关这点,有人认为投入太大,也有人认为未来能否不交那么多预付款?这还是要回到公司的商业模式,公司的流动资产投入远远好于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能不能不投入就赚钱?全世界基本没有这个模式,要么他是非商业性的,比如水电垄断,要么他是极端独特的,比如茅台。那未来能不能不垫那么多预付款?其实公司现在在某些领域,就可以不垫那么多钱,但如果不垫钱毛利是2%,垫钱毛利是5%,为什么不垫钱呢?正如昨天@羊城雅皮士 说的,只要ROIC大于资本成本,垫钱就划算,控制住风险,多多益善。
4、按照公司200亿流动资产,年度25%的流动资产毛利比算,公司两年左右实现50亿毛利并不难,对应可能是30亿净利。对应增长率、概念与市场估值水平回升,50倍可以看到,100倍是极端情况。
5、国联核心的核心是“成长稀缺性”,不是立案,也不是低估。茅台从14年到21年20多倍的上涨,是在成长确定性下的估值暴增,估值大概贡献了8倍。国联的成长性,跟踪“流动资产毛利比”,只要这数字还在上升,整个竞争格局就是在变好,也比较容易的预期。即便这个数字似乎有点走稳甚至下降,国联受益于留存收益增加与新增融资,业绩甚至还会增长,但那时候就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