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汤诗语,(https://xueqiu.com/5519392453/300125928)
大概在接近一年前吧,我记得曾提出过一个观点,配套国内企业的供应链里的企业会跟着这些国内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当时找的例子是CIS,CMOS图像传感器,因为国内的几个手机大厂(小米、荣耀、华为等等)正在逐步转用国产CIS,应该会令这些CIS企业有大发展,并逐步挤压SONY的市场份额;除手机外,国内车企大搞智能驾驶,这些国产CIS也会应用在这些国产车上,因此,国内CIS企业会同时受益于国产手机和车的大发展,现在看,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验证,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也算是比大盘强得多,但很可惜当时它们的估值就比较高了,所以也没怎么涨,但避免了这段时间大盘的巨亏,也算一半的成功吧。现在又找了个新方向,即轮胎,大家也都能看到,哪怕是国产车,稍好一点车型配的轮胎都是外企的品牌,比如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等;但是,我注意到,今年以来比亚迪发布的新车型,已经有许多在采用国内轮胎企业的产品,这值得重视,因为国内轮胎企业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份额还相当低;如果比亚迪的实践成功了,其他车企也有样学样改用国产轮胎,那可能又是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了,替代过程还是漫长的,就跟CIS一样,国内CIS企业也只是慢慢地吃SONY的份额,轮胎这边很可能也是如此吧。但有一点好是,跟当时的CIS股票估值高不一样,现在轮胎企业的估值还相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