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8月06日
名创优品VS泡泡玛特:IP之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名创优品进行IP转型,推出众多联名款,解决复购率和提高客单价问题,其模式与泡泡玛特有所不同,在国内外市场各有优劣。

🎁名创优品的IP产品丰富,涵盖玩具及各种日常用品,合作众多知名IP,目标用户广泛,不分性别年龄,让消费者能找到陪伴自己成长的精神偶像。

💡名创优品的IP转型受泡泡玛特启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复购率问题。IP带来的情绪价值使消费者不再仅看重产品功能,还为提高客单价提供理由。

📈名创优品与泡泡玛特商业模式有别。泡泡玛特IP自主孵化,在国内市场具打造IP能力和核心壁垒;名创优品合作大IP,借势变现,更适合出海发达国家。

🌍在海外市场,泡泡玛特主推新IP面临挑战,名创优品合作的全球知名大IP则更具优势,其美国定位为IP衍生品消费的性价比渠道。

现在走进名创优品的门店,能够看到非常多的IP相关的联名款,不仅是玩具,各种日常用品也都被贴上了IP的logo。

已经上线的知名IP包括“芭比”“迪士尼”“三丽鸥”“宝可梦”,以及国产顶流“故宫文化”。根据小道消息,名创优品还会在今年年内上线以“哈利波特”为主题的衍生品此来看,名创优品IP产品的目标用户几乎做到了不分性别不分年龄,大家都能在店里找到那些陪伴自己成长的精神偶像。

根据我们的调研,名创优品早在2019—2020年就已经在规划转型,真正让消费者感觉到变成IP专门店,就是最近两年的事情。

名创优品的IP转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泡泡玛特的启发。泡泡玛特在2020年登陆港股,市值直接冲过了1000亿港币,可以说被当时所有的消费公司羡慕。

对名创优品来说,IP转型解决了复购率的问题。如果消费者来门店的目的是购买那些纯粹的功能性产品,比如水杯、毛巾、一次性旅行用品等等,复购率不高。此前名创主打的家具日用品属于耐用消费,甚至是质量越好的产品复购率越低。

但如果在这些东西上附加了IP带来的情绪价值,消费者为之付费的就不再是水杯和毛巾的功能,而是“看到就开心”、“多买几件回家也能用得上”的愉悦感。

另一方面,IP化也为客单价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由,有官方正版授权加持之后,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也随之上升。

名创优品这家被大众认为是日系杂货店或者十元店的企业,一步步发展到跟泡泡玛特正面PK。

这两家IP衍生品的头部企业,商业模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泡泡玛特的IP都是自主孵化的,可以理解为“自有小众IP”,需要很强的发行能力支撑IP从小变大;而名创优品合作的都是成名的大IP,可以商务签约即拿即用,IP的价值大小和名创没有关系,它只是借势变现。

当然泡泡玛特也合作了一些大IP,而名创优品也在努力自主孵化,但各自收入占比都很低。

如果要分析这两种商业模式更优秀,我目前的思考是:泡泡玛特的自孵模式在国内市场更性感,名创优品的“拿来即用”模式更适合出海发达国家。

在国内市场,泡泡玛特拥有从无到有打造IP的能力,这是它的核心壁垒。一旦IP打响知名度,在潮玩爱好者的圈层里黏性也比很多投资者想象中更高。反观名创优品,它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主推的合作款,例如芭比去年电影上线时很火,但电影热度消退后,今年就需要二次元顶流Chiikawa接棒。如果大IP的签约没有接上,销售势能就会起伏不定。

但海外市场则是另一番局面。泡泡玛特在东南亚成功,但在欧美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来说,自身IP产业足够发达,泡泡玛特主推在当地名不见经传的新IP,很难勾起购买欲望。前两月去东京考察,涩谷Parco的泡泡玛特店面门可罗雀,附近的宝可梦授权店排队结账则要十分钟以上。

如果泡泡玛特能够在海外市场,成功实现IP打造的从无到有,确实是非常值得期待和兴奋的事情,想象空间也更大。但目前来看,距离这一目标还很遥远。

相比之下,名创优品合作的大IP本来就全球知名,不需要再说服消费者。以美国为例,名创优品美国的定位并非是类似TEMU和沃尔玛里的白牌产品,而更像是“IP衍生品消费的性价比渠道”。

名创优品跟曾经的自己比起来是变贵了,但和像迪士尼乐园这样的官方IP购买渠道相比,显然还是更具备性价比。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名创优品 IP转型 泡泡玛特 商业模式 IP衍生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