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8月02日
“西北啤酒王”卖不动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兰州黄河啤酒,曾经的“西北啤酒王”,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扣非净利润连续5年为负。其主业啤酒销量大幅下降,市场份额不断缩减,而“副业”炒股却成为其主要的盈利来源。文章分析了兰州黄河啤酒业绩下滑的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高端化转型乏力、地域限制等因素,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 **主业萎缩,副业兴盛:** 兰州黄河啤酒主业持续低迷,扣非净利润连续5年为负,反倒是“副业”炒股成为其主要盈利来源。公司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依赖性不断加强,甚至出现当年盈利、次年亏损的现象。 - 2018年至2023年,兰州黄河啤酒饮料销量逐年下滑,从29.94万千升下降至7.65万千升。 - 2019年至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75万元、-2269万元、-2508万元、-1589万元和-3730万元。 - 2024年上半年,兰州黄河预计营业收入进一步萎缩,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1520万元-1680万元。 - 2010年,兰州黄河通过重仓深发展A、中国联通等多支股票,成功投资获利1.09亿元,创下其上市以来最高的利润。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证券投资净收益约760万元。

📈 **高端化转型乏力:** 兰州黄河未能跟上啤酒行业高端化的潮流,其中高档类啤酒饮料收入同比下滑,而中档类和普通类啤酒饮料收入却同比增长。 - 2019年到2023年,中国啤酒产量只增加了3%,但行业收入增加了19%,利润总额增加了95%,啤酒的黄金价格带也从3-4元到逐渐逼近8元。 - 2023年,华润啤酒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上升18.9%,青岛啤酒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5%,重庆啤酒高档产品营收同比提升5.18%,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营收同比提升13.32%,珠江啤酒高档啤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5.96%。 - 2023年,兰州黄河中高档类啤酒饮料收入同比下滑61.8%,仅0.26亿元,反倒是中档类和普通类啤酒饮料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6.12%、31.95%。 - 2023年,兰州黄河啤酒饮料整体毛利率11.57%,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

🗺️ **地域限制,发展受阻:** 兰州黄河主要市场集中在甘肃、青海两省,受地理位置影响,啤酒销售旺季时长相对较短,受众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其发展受阻。 - 甘肃啤酒市场竞争激烈,现存啤酒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啤酒大省山东。 - 甘肃省的啤酒消费意愿不强,区域内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 甘肃省的啤酒市场容量逐年下降,2019年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青海省的啤酒市场容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8%。 - 兰州黄河主要生产工厂位于兰州主城区内,物流运输不畅、运营成本偏高等均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 兰州黄河有超过七成营收来自甘肃省。

兰州黄河的啤酒主业似乎越来越卖不动了。

2024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兰州黄河预计营业收入进一步萎缩,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1520万元-1680万元,比去年同期亏损扩大约500万元。

炎炎夏季正是啤酒销售的旺季,但兰州黄河却有些寒意:在此之前,公司营收已连续十年下滑,扣非净利润更是保持5年为负,反倒是“副业”炒股十余年间一直没落下,2024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证券投资净收益约760万元。

曾经的“西北啤酒王”,到底怎么了?

一、扣非净利润连续5年为负

官网显示,经过多年发展调整,兰州黄河已演变为一家股权资产管理型公司。

兰州黄河曾一度被外界称为啤酒界的“西北王”,其前身系1983年的兰州黄河啤酒厂,1999年在深交所上市,啤酒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等西北市场。

兰州黄河有两个巅峰,一个是在2008年的营收巅峰,这是上市20余年来唯一一次收入破10亿元,当年年报显示,四个啤酒子公司、两个麦芽生产全面盈利,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但此后,兰州黄河并未延续长红气势,业绩逐渐滑向衰落。公开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3年,兰州黄河分别实现营收5.09亿元、4.55亿元、3.07亿元、3.09亿元、2.66亿元、2.41亿元,同比增降幅为-14.68%、-10.45%、-32.68%、0.62%、-13.63%、-9.48%。

相应地,其啤酒饮料销量逐年下滑。据其财报披露,2012年兰州黄河啤酒饮料销量达29.94万千升,2017年跌落至16.30万千升,到了2022年又腰斩至7.65万千升。

传统啤酒产品的颓势显现,兰州黄河选择“剑走偏锋”走上了A股炒股之路,且甫一出手就又创造了利润巅峰。

兰州黄河炒股确实是有两把刷子,2010年其通过重仓深发展A、中国联通等多支股,成功投资获利1.09亿元,当前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创下其上市以来最高的利润。

在二级市场尝到甜头后,“西北啤酒王”在“炒股客”这个身份上越走越远,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依赖性也在加强,2016年至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5亿元、0.16亿元、-0.68亿元、0.16亿元、-0.30亿元、0.19亿元、-0.29亿元,呈当年盈利、次年亏损的走势,原因多为证券投资收益或损失所致。

与归母净利润的反复横跳相比,公司扣非净利润倒是很稳定,2019年至2023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75万元、-2269万元、-2508万元、-1589万元和-3730万元。这一连续亏损的业绩表现曾引发深交所的关注,并下发问询函。

图片来源:兰州黄河公告

2024上半年,兰州黄河还仍然延续这种势头。对于啤酒主业,公司指出,其主要市场甘肃省的啤酒消费意愿不强,区域内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等,仍然困难重重,营收进一步萎缩,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1520万元至1680万元。而对于“炒股”,兰州黄河兴致不减,提到公司证券投资收益较去年年底大幅回升,实现净收益约760万元。

二、难以高端化?

在兰州黄河还风光那几年,正是啤酒价格战和阵地战的火热的时候。中国啤酒市场高速成长,各大品牌都在千方百计扩大销量、占据市场,啤酒价格甚至打到一两块钱,比瓶装水的价格都低。

熬过2013年—2015年的调整期后,中国啤酒市场终结了“一城一啤”的状态,形成了百威英博、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嘉士伯、燕京啤酒五大寡头格局,集中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增量市场难以开拓后,啤酒业就开启了一轮以高端化为主线的行业复苏。根据研观天下行业报告,2019年到2023年,中国啤酒产量只增加了3%,但行业收入增加了19%,利润总额增加了95%,啤酒的黄金价格带也从3-4元到逐渐逼近8元。

体现到啤酒企业上,一是利润率持续提升,二是高端档次啤酒开始发力。根据媒体统计,2023年,华润啤酒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上升18.9%,青岛啤酒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5%,重庆啤酒高档产品营收同比提升5.18%,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营收同比提升13.32%,珠江啤酒高档啤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5.96%。此外,百威亚太高端及超高端产品收入均达到双位数增长。

而陷入“原地打转”的兰州黄河,显然未能跟上这趟高端化潮流。

在所有啤酒企业发力高端、提升毛利之时,2023年兰州黄河中高档类啤酒饮料收入却同比下滑61.8%,仅0.26亿元,反倒是中档类和普通类啤酒饮料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6.12%、31.95%。2023公司啤酒饮料整体毛利率11.57%,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兰州黄河回复函

公司表示,2023年属地市场消费下降,生产与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品牌年轻化和产品高端化,以及营销投入和渠道实力等较竞争对手还有一定差距,导致主营业务出现较大亏损。

但对于兰州黄河而言,推动高端化能否成功,已经关乎企业生存:随着能源、原材料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啤酒企业的生存水位线也在不断迫近,分化现象明显。

无法迈向高端化,就意味着亏损近在眼前。

而兰州黄河市场为甘、青两省,受地理位置影响,啤酒销售旺季时长相对较短,受众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导致提价土壤尚不肥沃,再加上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不适合远距离运输,此消彼长下,兰州黄河想迈向高端、扣非“翻盘”并非易事。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兰州黄河证券部并发去采访函,对方表示公司计划于2024年8月24日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定期报告披露前30个交易日,不能接受媒体采访。

三、困于地域限制?

回首过往,兰州黄河在本土区域销售十分强势,在甘肃省内的市占率一度高达7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西北啤酒王”。

不过,在兰州黄河的表述中,甘、青两省的地区限制正成为其业绩不佳的重要因素。2024上半年,其就将业绩亏损的部分原因归结为“市场恢复缓慢和竞争加剧”。公司指出,其主要市场甘肃省的啤酒消费意愿不强,区域内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2023年年报中,兰州黄河同样提醒,公司各项经营投入可能因位置与环境的制约而存在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风险;公司主要生产工厂位于兰州主城区内,物流运输不畅、运营成本偏高等均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兰州黄河有超过七成营收来自甘肃省。从区域上来看,甘肃啤酒市场竞争确实很激烈,现存啤酒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啤酒大省山东。

竞争加剧的同时,市场还在进一步缩小。黄河啤酒2019年报曾披露,仅一年,甘肃省的啤酒市场容量就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青海省的啤酒市场容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8%。

彼时,黄河啤酒称其主要竞品是雪花啤酒和青岛啤酒,三家合计销量约占甘青市场总容量的91%。但和兰州黄河区域性品牌不同的是,雪花啤酒和青岛啤酒并不局限于甘青市场,雪花啤酒的足迹不仅遍布海南、上海等国内城市,甚至还走到境外。而青岛啤酒亦是如此,不仅在山东,陕西和上海也是青岛啤酒的天下。因此,甘青两省市场萎缩,对雪花啤酒和青岛啤酒的影响不大,但对兰州黄河的影响则不言而喻。

中国食品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向记者表示,黄河啤酒作为区域性啤酒,在区位上是没有太大优势,从消费人口来说也是日渐式微,整个年轻人聚集向大城市,当地啤酒的消费频次、数量受到进一步的制约。

“整体来看,黄河啤酒既有区位的硬伤,消费人口红利的硬伤,他们整体的创新升级跟迭代的速度跟质量也跟不上。”他说。

那么,作为区域性啤酒商,兰州黄河未来有没有什么好的破局路径?

朱丹蓬认为,被巨头收购兼并,对黄河啤酒是最好的出路跟结局。“如果说要自己去硬撑的话,在名优啤酒、进口啤酒、精酿啤酒的多重夹击之下,它整体的一个生存的环境会进一步地恶化。”不过,他也提醒,“巨头收购的话,兰州黄河自身议价能力不算强,整体价格估计不会太高。”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兰州黄河 啤酒 西北啤酒 炒股 高端化 地域限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