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杂志 2024年08月02日
何小鹏:只有极少数厂商能转入真正的高阶自动驾驶,2024年是关键一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小鹏汽车发布了最新版本的AI智驾技术,宣布其端到端模型已上车,并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门到门”智驾体验,覆盖所有城市、所有公开道路,包括环岛、掉头、施工等场景。小鹏智驾还将开放城中村、弄堂、胡同等小路,并通过不断迭代的OTA系统,提供更便捷的驾驶体验。

🚗 **端到端模型已上车,加速智驾发展:** 小鹏汽车宣布其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已上车,成为全球唯二、中国唯一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落地的车企。该模型的应用加速了小鹏智驾技术的发展,使其能覆盖所有城市、所有公开道路,包括环岛、掉头、施工等场景。

💰 **高投入,追求极致体验:** 小鹏汽车在AI上的投入已达到35亿元,拥有中国整车厂中最大的算力储备。端到端模型虽然成本高昂,但小鹏汽车坚持追求极致的智驾体验,并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门到门”智驾体验,覆盖ETC、停车场、小区或者工厂的内部道路,以及内部道路之间的各种闸机口。

🚀 **不断迭代,优化驾驶体验:** 小鹏汽车的OTA系统在70天内完成了35次版本迭代,迭代速度超过手机行业。最新版本XOS 5.2.0开放了城中村、弄堂、胡同等小路,支持Switch有线投屏,并增加了“100米循迹倒车”和“离车泊入2.0”等功能,进一步优化了用户驾驶体验。

📊 **数据驱动,不断提升:** 小鹏汽车在端到端模型上车后,重新进行了路测,跑过2595个城市、经历了756万公里的实车测试验证。通过不断积累和分析数据,小鹏智驾团队不断优化模型,提升智驾能力,例如在环岛掉头场景下,小鹏智驾的成功率和流畅度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 **未来展望,引领行业发展:** 小鹏汽车的端到端模型上车,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小鹏汽车将继续投入研发,不断提升智驾能力,引领行业发展。预计到2025年年底,小鹏将推出更高等级的智能驾驶,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

Key Points

小鹏的端到端模型已上车,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门到门」智驾体验;

端到端的模型研发比基于规则的模型研发更费钱,今年小鹏在AI上的投入已达到35亿元;

在美国,明年就可以看到端到端模型比大部分当地的老司机表现更好。

 

7月30日晚,小鹏汽车召开AI智驾技术发布会,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和小鹏汽车智能体验负责人于桐分别介绍了「小鹏智驾」的整体进展和最新版本的OTA(Over-The-Air,即车机系统)。

在「能用-好用-爱用」的智驾蓝图下,CEO何小鹏将当前的小鹏智驾定义在「全国都好用的第一阶段」,即面向所有城市、所有公开道路开放,覆盖环岛、掉头、施工等场景。预计到2025年年底,小鹏会推出更高等级的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拐点已经到来

发布会一开始,何小鹏先讲了一段他上个月去美国体验自动驾驶的经历。在何小鹏看来,以前的特斯拉FSD(Full Self-Driving)不够好用,在美国体验最好的自动驾驶汽车是Google的Waymo,并且很长时间以来,他都把Waymo作为对标。

硅谷试车后,何小鹏称2025年就会迎来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

但何小鹏称,这次的硅谷试车给了他不小的冲击:「去年、前年,我都觉得Waymo像神,绝对是最好的benchmark(对标),但是我今年在硅谷专门去测了特斯拉FSD,还是一个比较早的版本v12.3(v12.5版已经在做测试)。我说句实话,我是非常非常惊讶,跟以前完全不是一个版本。」

何小鹏认为,明年就可以看到端到端大模型比美国大部分当地的老司机表现更好。无人驾驶大模型和车关联在一起,一定是未来数年里的颠覆性力量。但是,他同时认为,「只有极少数的厂商,能够转入到真正的高阶自动驾驶」,而2024年是这一趋势非常重要的一年。

小鹏的端到端模型已上车

去年,小鹏开始了端到端自动驾驶的研发,今年5月宣布量产上车,号称是全球唯二(另一家是特斯拉)、中国唯一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落地的车企。何小鹏称,今年小鹏汽车在AI上的投入达到了35亿元,在中国整车厂中拥有最大的算力储备。

端到端大模型让小鹏智驾技术前所未有地加速:进入开放高速路段,小鹏NOA花了21个月;使用高清地图进入上海、广州、深圳、佛山4个城市,花了13个月;后来改用标准导航地图,开放近400个城市,花了8个月;今年7月起,小鹏宣布智驾进入端到端大模型时代,面向所有城市开放,并计划在4个月内完成。

但端到端模型的落地也带来了新挑战。

数据方面,端到端的数据流和以前的AI数据不同,何小鹏表示,过去围绕地图积累的数据,相当一部分比例要被抛弃。端到端模型上车后,小鹏智驾团队重新进行了路测,跑过2595个城市、经历了756万公里的实车测试验证后,发现很多问题是新的,比如中国的红绿灯种类有近万种,很多城市路中间的护栏也有各种造型,如果不实际去跑,车可能就会蒙掉,「我们非常需要一个全路跑的测试。」何小鹏说。

整个端到端架构的修订让小鹏的智驾能力有一些「左摇右摆」——以前做不好的,现在做好了,以前做得好的,现在做不好了。「但整体上还在快速向前」,何小鹏说,「以前小鹏汽车四五个月升级一次,现在每两天就有一次版本迭代。」

另外,端到端大模型的成本显著高于小模型。何小鹏提到,「过去用规则写程序,Tier 1一次开发投入10个亿做完了。现在每年要投几十个亿下去,你才能够保持它的更新连续性。」

下一个目标是「门到门」智驾体验

就在2个多月前,何小鹏在520 AI DAY上对其智驾进度的说法是,到今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智驾可以实现「全国都能开」。此次发布会上,他表示,小鹏智驾正式从「全国都能开」进入「全国都好用」的新阶段。

一是不限城市。今年7月起,小鹏智驾将面向全国所有城市开放。

二是不限路线。相较于针对特定道路的「白名单式」开放模式,小鹏采用了「黑名单式」,即除部分特定场景外,全量开放。小鹏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门到门」智驾体验,进入包括ETC、停车场、小区或者工厂的内部道路,以及内部道路之间的各种闸机口。

三是不限路况。其中,环岛掉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行车场景,人在开车掉头时,会左看右看,然后减速行驶。对智驾系统而言,这种边规划、边感知、边控制的难度非常高,过去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高清地图,并在高清地图上设置各种规则。何小鹏认为,「有了端到端模型之后,小鹏一定是中国所有自动驾驶厂商掉头成功率最高、最顺滑的公司。」

小鹏汽车智能体验负责人于桐从产品体验角度展示了小鹏智驾「不限城市、不限路线、不限路况」的落地情况。他表示,目前小鹏基本可以做到能导航的地方就能用智驾;新版本开放了城中村、弄堂、胡同等小路,甚至是村里一些没有路线的路;高德地图上80%至90%的环岛可以轻松开过,掉头时方向盘也打得丝滑。

上周,小鹏在其社区发起了一项「最难智驾路线」挑战。票选结果显示,难度排名前三的路线为: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重庆市石坪桥到歌乐山路线和上海市大柏树立交桥路线。于桐称,下周开始他们将直播展示小鹏汽车在这些路段的智驾能力。

除了行车功能的升级,小鹏还新增了「100米循迹倒车」和「离车泊入2.0」功能。前者是CEO何小鹏在海外调研用户体验时提出的,他当时注意到海外的小路非常多,想掉头非常不容易,后来团队在内测时发现这一功能也适合中国路况。后者是基于1.0版本的更新,优化了用户下达倒车指令的体验。

迭代比手机还快的小鹏OTA系统

小鹏汽车智能体验负责人于桐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新升级的AI天玑系统XOS 5.2.0。自5月20日首发以来,小鹏的OTA系统在70天内完成了35次版本迭代,迭代速度超过手机行业。XOS 5.2.0版本7月30日起面向中国用户推送,8月15日面向海外用户全量推送。

XOS 5.2.0版本的一个亮点是车机互联。于桐表示,有超过60%的小鹏用户使用的是苹果手机。他们将苹果的iOS系统和小鹏的智驾系统打通,提供了远程语音控车、手势控车和NFC控车功能,例如可以唤出Siri让小P(AI车载助理)闪灯,但目前这些功能仅支持iPhone用户。

智能座舱方面,小鹏加大了对「个性化」的打造力度。智驾团队根据TOP10的用户反馈更新了仪表,还把小鹏G9的「极客模式」开放给了所有车主,用户可以自定义驾驶模式,自行设置动力响应、能量回收、动态控制等参数。新版本上线了投屏功能,支持Switch有线投屏。

在发布会的尾声,何小鹏提到,小鹏MONA系列首款车型M03将于8月1日起陆续到店,并在8月正式召开小鹏M03的产品发布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小鹏汽车 智驾 端到端模型 自动驾驶 OT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