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Admiral-Nemo,(https://xueqiu.com/3607985463/299594493)
网页链接西边借贷度日,东边正科4000,信心都懂
原创 家传研究员 老干体v
2023年12月24日 12:12 浙江
一旦工资发不出
编制信仰发生了动摇
体制内收入一降,机关和国企单位食堂的人多起来了。
最直观的数据是,今年1-10月全国餐饮累计吊销量达105.6万家,倒闭数已经相当于去年全年闭店量的2倍。
最近与西、中、东部体制内的朋友分别吃了个饭,听到了一些个案。
总体而言,明年的冬天会比今年更冷。
终于有人愿意消费贷款了
这两年,天量资金印出来,却没有企业和居民愿意贷款,于是84%的资金被政府借去还贷款,继续堆积债务。
但是,最近信贷资金开始进入民间了。
一家学校的校长,组织老师们贷款,然后借给学校,学校再发工资,完成一轮三角债布局。
可见,财政困难的寒意,已经将地方逼上了绝境。要是在以前,好歹是地方财政出面向体制内员工贷款,以土地或财政税收托底。现在让单位自己解决,说明财政已经放弃抵抗了《公务员扩招50%,准备接盘地方债》。
我听一位科级干部讲过,借给财政的钱,基本上收不回了,只能多干几年,能领回多少是多少。
另一批体制内刚入职的新员工就更可怜了。
西部一家国企老总说,他们明年的预算是,高层降薪40%,普通员工降20%。
看起来幅度差了一倍,但小地方的生活水准其实差不太多,所以率先被冻到的是刚入职的新员工。
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不得不靠借贷暂解燃眉之急!
县城局长月薪4000多
最近去了一个东部发达省份的县城,当地一位领导朋友请我吃简餐,这也是我们私人交往不用讲究的常态。
在座几位正科级干部,有局长,也有乡镇长。
我说起明年开始,东部支付给西部的转移支付可能会下降,实在吃不消了,不料引起满桌默然。
一位领导打破了沉闷:「我现在每月拿到手4000多!」
「啊?」我举到一半的筷子停在半空。
「我对财政的信仰都发生了动摇!」他有点愤然。
我与这位朋友认识将近20年了,彼此很熟悉。他本人是二代目,上一代是离休干部。虽然以前也会谈起形势变化,但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他还是无法接受。
要知道,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县城,月薪4000,支付房贷都会有问题。
在座的一位年轻干部则说,他已经三个月没领工资了,财政的解释是,提前发掉了。
2021年时,我排过一个极端形势下有可能的保、弃顺序:保武弃文、保上弃下。
从鹤岗文教支出下降70%以上可见,保武弃文已经实行。
而保上弃下,则是因为财富集自下面,而官帽来自上面。因此,先断的是下级官员可以理解。
但为什么还有东部发达地区?
地方为了保官帽,必须优先保证上缴和转移支付部分,次保本地财政。于是,欠发达地区的痛感反而会延后。
以此类推,层层保官帽,到了县、乡一级,就成了最先被牺牲的。
那天与一位省级机关干部聊天,他说财政不会这么困难吧。我说你知道吗?不出你办公室20公里的地方,是响当当的全国百强县(区),那里的公务员已经不发绩效了,原本18万年薪只剩6万多。
每个人都说总不至于那么差吧,然后就眼睁睁看着一步一步走到这步田地。
问了一位山东的科级干部,绩效也只有千把块了,每月到手6000多。
自谋生路各显神通
「一个进入西部百强区县的区,工资居然要推迟一个月发。」
「有些镇工资三个月都没发了。」
这是一位西部县城单位领导的原话。
今天听说,中部某省一个地级市,几个月没发工资了。
好在小地方,生活成本低,如果有农村老家,还可以抵御一阵风寒。
不仅是工资收入,西南边陲一省,由于医保缴纳人数大幅下降,入不敷出,只能报销部分大病医疗费用,门诊报销已停。
至于工资,去年听说已受影响,最近没敢问,怕伤朋友感情,
医生怎么办?东北什么都走在前列,某地医院允许医生免费使用医院设备行医,费用与患者自行结算,收入直接当作工资。
像极了上世纪90年代初国企欠薪时,工人只要能卖出产品,收入就抵工资。于是员工各显神通,竟然培养出了一批营销人才。
这也证明了一艺在身的好处。
一位县城副局长,前段向我咨询,是不是应该学一门技术以防万一,我说,你现在除了学个法律还有可能,其他的能学什么?
向律师朋友一问,6年间,执业律师从36.5万增加到65.16万!
那?还是算了吧。
为了给员工节省开支,一些单位不但大办食堂,还恢复内部澡堂、理发室等福利。
一位国企老总说,听说上级机关内部开了个理发馆,各地分公司老总来开会时,普遍提前半小时,就为蹭理发的小便宜。
这算不算典型的下降螺旋?
之前只知道螺旋式上升,如今见识了螺旋式下降。
却不料,有些地方难道食堂也保不住,据说「有的政府食堂没结清款项,菜商都不供菜了」。
我懂事,当然要唱响经济光明论。
但你在零度的严寒里,仍当现在是炎热的夏季,那是要冻死人的。化用标哥的话说,信心是实事求是,御寒是理论联系实际。
对了,一位看多房地产二十多年的专家说,某行业崩溃在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