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2024年08月01日
价格疯狂跳水,国产显示器高端化难题待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显示器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高刷、高分辨率显示器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受面板价格下降的影响,2K分辨率和180Hz刷新率的显示器价格大幅下跌,甚至与传统的1080P显示器价格相当,促使消费者纷纷转向更高端的体验。同时,miniLED和OLED等新技术显示器也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价格大幅下降,与传统LCD显示器竞争。国产显示器在这一轮变革中表现抢眼,出口量和出口额大幅增长,但也面临着高端市场被LG、三星和戴尔等国际品牌垄断的挑战。

🤔 高刷、高分辨率显示器成为主流:随着面板价格下降,2K分辨率和180Hz刷新率的显示器价格大幅下跌,甚至与传统的1080P显示器价格相当,促使消费者纷纷转向更高端的体验。传统60Hz和75Hz刷新率显示器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下降,而100Hz、144Hz、165Hz、180Hz、240Hz等高刷显示器则快速崛起。

🖥️ 新技术显示器价格下跌:miniLED和OLED等新技术显示器也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价格大幅下降,与传统LCD显示器竞争。其中,miniLED显示器在亮度、对比度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在HDR显示方面更是拥有无可比拟的体验。OLED显示器则以其惊人的色彩、对比度和响应速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

💪 国产显示器崛起:国产显示器在这一轮变革中表现抢眼,出口量和出口额大幅增长。随着国内面板厂商的技术及产业升级,国产显示器产品不再是以低端入门级产品为主,miniLED等采用新技术的产品在出口总量中的占比也开始提升。但国产显示器在高端市场仍然面临着LG、三星和戴尔等国际品牌的挑战。

🚀 高端市场竞争加剧:LG、三星和戴尔等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内面板厂商的新一代产线陆续投产,以及显示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国产显示器品牌正在积极进军高端市场。未来,高端显示器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 国产显示器未来发展:国产显示器品牌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等方面不断提升,才能在高端市场取得突破。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新的市场领域,例如游戏、专业设计等,以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在你的记忆中,一台高刷电竞显示器的价格一般是多少?一千?还是一千多?毕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台普通的1080P显示器,价格也往往都要五六百,加上高刷等要求,售价基本已经来到了千元水平。

实际上,如果说最近一年以来,PC市场哪一个硬件降价最快,那么显示器认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随便在京东搜一下,就能很直观感受到当下显示器市场的环境:24英寸1080P 180Hz,548元;27英寸2K 180Hz,699元;27英寸4K 160Hz,1499元。

图源:雷科技

放在三年前,如果有人告诉我,只需要五百就能在京东自营买到主流品牌的高刷电竞显示器,我肯定得问问他是不是没有睡醒。而且,降价的不只是入门级的1080P屏幕,偏高端的2K屏和原本定位高端的4K屏幕都一样呈现出明显的降价趋势。

此外,显示器的降价趋势不仅限于传统的IPS显示器品类,而是很快就蔓延到了miniLED、OLED等近两年才逐渐量产的中高端品类中,其中miniLED的降价幅度只能以「跳水」来形容,甚至已经到了与IPS同台竞争的地步。

国产显示器的持续降价,影响的不只是国内市场,同时也在全球范围掀起一轮换新潮。

显示器市场,加速进入「高端化」

在降价的影响下,国产市场也悄然开始了用户体验的「高端化」进程,洛图科技的数据报告显示,随着高分高刷显示器的价格下降,FHD(1080P)显示器的市场销量首次下跌到50%以下,2024年第一季度显示,FHD显示器销量仅占总销售量的48%。

图源:洛图科技

虽然从整个市场的分布来看,FHD仍然是绝对的主流,但是QHD(2K)的上涨势头非常明显,以目前的增长速度计算,最快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QHD就会超越FHD成为市场销量占比第一的分辨率。

看似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QHD就击败FHD成为新王,实际上背后却是长达十年的竞争。直到去年显示器市场开始大规模降价,2K与1080P的面板价格越发接近后,前者才逐渐占领了上风。

另一方面,与高分显示器的十年博弈不同,高刷显示器的销量在年初就已经完成了反超,传统的60Hz和75Hz刷新率显示器,市场销量在2023年第一季度仍有21%和32%,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就已经分别下滑到了13%和17%。

图源:洛图科技

背后的原因就是1080P和2K高刷面板的大批量出货,导致市场价格直接崩溃,供远大于求的情况下,1080P高刷显示器的价格从千元直接跌到百元,可以说直接取代了传统刷新率显示器的生态位。

在最新的统计中,100Hz刷新率的销量占比从1%提高到了10%,这个参数的面板最近两年产品开始增加,并在价格上与传统显示器几乎持平。虽然100Hz距离真正的高刷144Hz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效果也明显优于传统的60Hz,导致在价格差距几乎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多数用户都转而选择100Hz显示器,这也是传统显示器销量大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在真正的高刷领域,144Hz和165Hz作为曾经的高刷入门参数,销量占比反而有所下降,165Hz的占比对比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了5%,而180Hz、240Hz和更高刷新率的显示器销量占比则是有明显上升。

其中180Hz的提升涨幅最明显,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2%,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16%,大涨14%,240Hz的占比也从4%上涨到7%。从调查的情况来看,180Hz显示器占比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品牌开始扎堆出货,涌现出一大批1080P 180Hz的显示器,而且价格优势明显。

以京东自营的价格做参考,小米的24寸1080P 180Hz的高刷电竞显示器,价格为549元,而同样是24英寸1080P的100Hz显示器,价格则是469元,两者的差价仅80元。

高刷与高分辨率所带来的体验「高端化」,已然成为趋势。更有意思的是,体验高端化的同时销售均价却在下降,意味着市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

新技术平民化,显示器进入转型期

传统显示器,一般是指采用IPS、VA和TN三种面板的LCD显示器,技术成熟且各有优点,后续为了满足用户对亮度、对比度、色彩的更高要求,一些厂商开始逐渐推出miniLED、OLED等采用新技术的显示器。

其中miniLED面板本质上仍然是LCD显示器,但是因为采用了分区背光技术,所以在亮度、对比度等方面的表现远超传统LCD显示器。在亮度参数上,传统的LCD显示器亮度一般在300尼特-500尼特之间,少数高端旗舰显示器可以达到600尼特,而miniLED显示器的亮度起步就是1000尼特,目前市面上部分产品还提供1400尼特和1600尼特的选择。

图源:京东

miniLED的超高亮度,使其在显示HDR内容上有很好的体验,甚至可以说是显示器市场里唯一能够提供真正HDR体验的面板(因为其他面板大多数都达不到1000尼特亮度的要求,仅少部分可提供峰值1000尼特)。

在这一轮降价潮中,miniLED显示器的价格下降最为明显,其中2K180Hz的入门级高分高刷显示器,价格直接下跌到千元级别,即使是高端的4K 160Hz显示器,价格也降低到两千元级别。

这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如果是在两年前,这个价格你只能买到普通的4K高刷屏幕,亮度普遍在350尼特-400尼特之间。而且,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miniLED产能,可以看到非高刷miniLED显示器的价格,与传统IPS显示器仅相差400-500元,考虑到miniLED在HDR显示等方面的体验提升,其有望成为更受欢迎的4K入门面板。

图源:京东

至于OLED,估计不少玩家也“久仰”其大名,除了惊人的色彩、对比度和响应速度外,OLED的最大特点就是贵。早期OLED显示器的价格基本超过万元,即使在三星、LG等大厂推出第二、三代产品时,均价也在8000元左右,堪称显示器里的“超跑”。

然而,即使高贵如OLED,也在这一轮降价潮中败下阵来,首先是三线品牌开始大量推出4000元以下价位的OLED显示器,使得OLED显示器的入门价格下降50%。随后三星、LG等面板大厂也开始跟进,进而引发其他一、二线品牌的跟进,AOC、ROG等品牌的OLED显示器均价也明显下降。

图源:京东

图源:喵喵折

OLED与miniLED的均价暴跌,使得显示器市场正在进入新一轮的转型期,传统的LCD显示器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在各项参数上与新技术也有着显著差距。当新老产品价格差距较大时,传统显示器所受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是当两者的价格开始趋同时,新技术必然会引发一轮换机潮。

目前来看,这一轮价格下降仍未结束,特别是在中低端市场,激烈的竞争正在促使部分品牌加快新产品上线的速度,并且给出更多的优惠来吸引消费者注意。

国产显示器出口猛增,高端仍是难题

随着国产显示器的价格暴跌,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的显示器出口总量也显著增长,达到4966万台,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高达13%,出口总额达到393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3%。

图源:洛图科技

从中不难发现,国产显示器不仅是出口总量显著增加,商品均价也有所提升,随着大陆显示器面板厂商的技术及产业升级,显示器产品也不再是以低端入门级产品为主,miniLED等采用新技术的产品,在出口总量中的占比也开始提升。

不过,中高端市场仍然是LG、三星和戴尔的天下,数据显示,OLED显示器的线上销量同比增长50%,其中三星占比达36%,戴尔占比达21%,LG占比则是19%,三个厂商的OELD显示器销量占整个OLED显示器市场的76%。

图源:TrendForce

在桌面端OLED显示器市场中,LG和三星作为主要的面板生产厂商优势确实很大,加上品牌中高端市场的口碑与技术领先,使其成为多数高端消费者的首选。

而且,这个趋势不仅在OLED市场中出现,在普通显示器市场也是如此。根据数据统计,中国显示器的线上市场品牌份额排名中,三星在销量榜单上仅排名第八,而LG则是在十名之外,但是在销售额榜单中,三星却高居第八,LG则是位列第五。

图源:洛图科技

可见三星和LG的产品均价要远超国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更受欢迎。不过,除了技术和口碑外,国产品牌缺席高端市场,也是主因之一。除了AOC之外,榜单中的小米、KTC、HKC等品牌均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鲜少有高于3000元的产品,等于在高端市场直接「隐身」。

对于国产显示器而言,如何突破中低端市场,会成为接下来大多品牌需要面对的问题,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只有华硕、AOC等少数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具有影响力,其余品牌均以性价比著称。

不过,随着国内面板厂商的新一代产线陆续投产,以及显示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可以预见LG、三星和戴尔在未来或许将被迫卷入一场新的竞争当中,至于发起者,自然是对高端市场虎视眈眈的中国品牌。

本文来自“雷科技”,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显示器 高刷 高分辨率 miniLED OLED 国产显示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