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laoba11,(https://xueqiu.com/6474180344/299539884)
先说结论:中药整体相对而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行业,且是少数增量行业之一,但真正优秀值得长期投资的只有少数几个老字号企业,10倍值得期待,但是100倍甚至数百倍纯粹无稽之谈。
很多人把中医企业与国际万亿大药企对标,两者完全不可比。国际大药企市场是全球,大部分是创新药,一个产品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美金,而且很多产品都是独占市场,垄断竞争利润丰厚。而中药市场基本在国内,由于准入门槛很高,中药国际化极为困难,特别是难以进入占据绝对大头的欧美市场,而仅美国市场便十倍于中国。同时由于门槛低,同质化严重,同一产品生产企业可能达到数10甚至数百个,市场份额十分分散,单品超10亿元已经不得了。所以完全不能与国际大药企相提并论。数万亿人民币市值基本是痴心妄想,不切实际。
从疗效上看,除了几个老字号疗效卓著外,绝大部分中药都显著弱于西药,很多中药甚至接近于安慰剂,治不好你也医不死你。虽然国家鼓励大力发展中药,但指望中药大幅蚕食西药份额不大现实,不缩减已经不错了。
老龄化是最重要的增长逻辑,实际上60岁以上人口过去十几年已经一直在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未来并不会加速,甚至会是减速。老龄人口未来20-30年的总量也仅增2-3倍,增长时间很长,随着基数越来越大,增速逐年递减。实际低于很多人的想象,近几年业绩的高增只是借了疫情的东风。未来真正机会在消费升级,60-70人口财富远高于前几代人,高端中医药消费增速会高很多。
所以老龄化对普通中药企业,推动作用极为有限。只有少数量价齐升的垄断型中药药企才有可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它们跟百倍也不沾边,能有十倍已很不错。
几个风险点:集采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未来被集采的中药会越来越多,集釆的后果无须多说。即使是几大慢病,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若非独家品种,真正能够持续成长,获得高利润的企业没几个。中药材价格波动巨大,暴涨暴跌,对没有定价能力的中药企业是很大的考验,盈利能力受到巨大影响。$片仔癀(SH600436)$ $同仁堂(SH600085)$ $云南白药(SZ000538)$ @今日话题